• 名称:史记(精读)
  • 分类:有声读物
  • 观看人数:加载中...
  • 时间:2024-01-03 16:47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史记》在中国史书中地位很高。谈到中国史书,我们一般首先谈史学双璧,一是司马迁的《史记》,二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这两部史书各有特长,《史记》是纪传体,《资治通鉴》是编年体。《史记》更古老一些,它更侧重史实。《资治通鉴》更侧重从史实出发看启示警示,为帝王将相治国理政提供借鉴。所以这两部史书,请大家最好对比着研读。
我尽量用通俗易懂的道理和生动有趣的故事,从六个角度解读《史记》:史学角度主要讲秦始皇的功过和刘邦战胜项羽,文学角度主要讲五帝传说和鸿门宴,哲学角度主要讲秦二世之死和项羽自刎,法学角度主要讲赵奢秉公执法和刘邦约法三章,经济学角度主要讲利来利往和善者因之,管理学角度主要讲陈平妙答汉文帝和汲黯直谏汉武帝。由这六个角度的解读可见,《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跨学科经典,确实名副其实,当之无愧。
一、从史学角度解读《史记》
这里主要讲秦始皇的功过和刘邦战胜项羽。中国古代史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研究王朝治乱兴衰,秦始皇的功过和刘邦战胜项羽这两个问题在《史记》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分量。
先讲秦始皇的功过。秦始皇的功过怎么划分,史学界见仁见智,直到现在大家还在讨论。在我看来,秦始皇是功大于过的。秦始皇最大的功劳是统一,最大的罪过是暴虐。谈到秦始皇的功过,就要谈到秦朝为什么速亡。大家想想秦朝,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十年扫平六国,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公元前221年,秦王政当了皇帝。但短短十几年,公元前209年,首先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后来项羽、刘邦也参与了推翻秦朝的起义。当时秦朝战胜六国的将帅士兵都在,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9年只有12年,为什么一支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的军队,败给了平民出身揭竿而起的陈胜、吴广和后来起义的项羽、刘邦?秦朝二世而速亡是个历史之谜,我们史学界历来有很多解读。但我认为,这些解读并不能全面准确解开秦朝二世而速亡之谜。司马迁撰写《史记》是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所以我今天讲的很多观点,包括我说的秦朝速亡,司马迁在《史记》中有他的“一家之言”,我在解读《史记》时也有我的“一家之言”。我提请大家注意,史学的很多判断和结论,我们最好都把它们看成一家之言,因为很多史学问题是有争论的,都没形成共识。鉴于今天不是一个专业讲座,所以在这方面我不会深入展开,我的很多观点只是我的“一家之言”。

毛泽东对古代人最佩服秦始皇,对近代人最佩服曾国藩。毛泽东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即我对近代人,唯独佩服曾文正公。有人认为,中国儒家历史上只有两个半圣人,一个是孔子,一个是王阳明,那半个就是曾国藩。但是孔子没有当过将帅,没有带过兵,而王阳明和曾国藩都当过将帅,都常打胜仗。所以王阳明被后人称作“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明理明知明教乃万人师”。曾国藩被后人称作“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尽管我们从史学的角度讲,对王阳明、曾国藩的评价都过高,不太实事求是。但这个“三不朽”、“万人师”、“一完人”的评价,是王阳明和曾国藩去世后,后人对他们的评价。所以相对而言,具有一定的客观公正性,在历史上也一直被传承下来。换个角度说,当王阳明、曾国藩官居高位并大权在握时,周围不乏别有用心地吹捧和赞美的骗子和谎言,这种完全由功利驱动的评价是不算数的,后代也未必会传承下来。毛泽东虽然非常佩服曾国藩,但毛泽东打仗更类似王阳明,似乎都与天地有特殊感应。正如唐代罗隐所谓“时来天地皆同力”,毛泽东和王阳明一直有天地相助,总是战无不胜的。而曾国藩打仗似乎没有天地相助,所以曾国藩打过败仗。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可以学习效法曾国藩,因为曾国藩也是平常人。我们无法学习效法毛泽东和王阳明,因为他们有平常人不具备的与天地的特殊感应。



毛泽东对古代人最佩服秦始皇,他在“读《封建论》呈郭老”中说:“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其中有一句:“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还有一句:“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诗中“事业”属于价值判断,说焚书坑儒是事业,说明毛泽东是肯定焚书坑儒的。毛泽东还认为,百代都在实行秦始皇创立的政治制度。我对郭老有两个基本评价,一是知识渊博并堪称顿悟的大文豪大才子,二是有时不敢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学术观点。秦始皇是两千多年前的历史人物,毛泽东肯定秦始皇焚书坑儒后,郭老就没有再坚持自己的学术观点,后来不再公开批评秦始皇了。毛泽东多次说自己赞成秦始皇,不赞成孔夫子。我们读《史记》,要用联系和系统的眼光来读。《史记》里详细记载了孔子、秦始皇、汉武帝。我们一般谈到文化,首先谈孔子;谈到制度,首先谈秦始皇;谈到疆域,首先谈汉武帝。尤其是秦始皇创立的三大制度:皇帝制、官僚制、郡县制,影响了中国几千年。关于孔子、秦始皇、汉武帝这三个人,大家可以认真看《史记》的有关记载。



秦始皇最大的功劳是统一,比如统一中国,统一制度,统一文字,统一货币、车轨、度量衡等,主要体现在他的前期;秦始皇最大的罪过是暴虐,比如严刑酷法,焚书坑儒等,主要体现在他的后期。汉武帝也是后期逐渐暴虐,但与秦始皇不同的是,汉武帝后期能够“轮台罪己”,避免了汉朝重蹈秦朝速亡的覆辙,汉朝又延续了三百年。在中国古代社会,任何一位皇帝年纪大了,周围各种虚假的赞美和吹捧太多,往往会很快走向反面,因为人的真善美可以被不受制约的权力异化和扭曲。



我们为什么要经常读《史记》等文史哲的经典?主要因为经常读经典者更谦虚低调和有自知之明,明白自己的优点缺点所在,明白任何个人的本事都微不足道,相对可以正确对待某些人虚假的赞美和吹捧。而秦始皇、汉武帝之所以到了晚年,既没有自知之明,更不能超越自己,重要原因是他们到了晚年都不读经典了,整日沉迷于周围各种虚假的赞美和吹捧中。《道德经》有一句话:“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战胜或超越别人往往靠权力、暴力、武力或财力。战胜或超越自己才是真正的强者,因为战胜自己更多是灵魂战胜身体、理性战胜感性、文明战胜愚昧、思想战胜权力、智慧战胜暴力。



秦始皇早期对很多朝廷重大事务都进行廷议,就是君臣一起在朝廷上公开讨论商议。比如君主应该叫什么称号?经过一番议论,丞相王绾等人认为,秦始皇“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功绩“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他们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建议秦始皇采用“泰皇”的称号。但秦始皇对此并不满意,他只采用其中一个“皇”字,又自认为功劳已超过“三皇五帝”的总和,所以又在“五帝”中取个“帝”字,创造出“皇帝”的称号。此后,“皇帝”就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号,一直延续到1911年辛亥革命。还有官僚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都是君臣一起在朝廷上公开讨论商议的结果。



再说秦始皇用人智慧,主要体现在用两个人:第一是用李斯为丞相,第二是用尉缭为国尉。尉缭就不多说了,因为今天时间有限,请大家阅读《史记》有关的记载。我重点说说李斯的《谏逐客书》:秦王嬴政十年,秦国宗室贵族鉴于韩国派水工修灌溉渠,试图消耗秦的国力,所以建议秦王嬴政下令驱逐一切客卿,于是秦王嬴政下了一个逐客令。而当时的门客李斯建议秦王嬴政不要逐客,《谏逐客书》就是李斯给秦王嬴政的一个奏章。秦王嬴政读了李斯的奏章,觉得李斯说得有道理,便马上取消了逐客令,而且逐渐信任和重用李斯。



秦始皇早期对很多重大事务都进行廷议并用李斯为丞相、用尉缭为国尉,充分说明秦始皇确实与其他皇帝不同。为什么中国历史上只称秦始皇为“千古一帝”?除了因为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外,还在于秦始皇的前期比较包容和民主。



秦始皇后期充分展现了暴虐,“以暴虐为天下始”。读经典最重要的是悟道,体悟其中的大道理、大道德、大智慧、大法则、大规律,从历史的表象看到背后和深层的逻辑、规律、真相和实质。还有《秦始皇本纪》里的这句话:“燕人卢生、韩人侯生等方士,为秦始皇炼制长生不老之丹药,说:‘愿上所居宫毋令人知,然后不死之药殆可得也。’”简单来讲,就是这些方士告诉秦始皇,你要想得到长生不死的药,就得住在一个别人都不知道的地方。秦始皇到了晚年竟然连这样的话也相信。换句话说,秦始皇的晚年,周围基本上都是骗子,几乎都是假话。方士告诉秦始皇,自己住的地方不要让别人知道,这样就可以得长生不死的药,其实这两者没有任何逻辑关系。秦始皇晚年缺乏理性智慧,缺乏基本判断能力,真假、是非和利害全都分不清。



我也经常在想,像秦始皇这样有权势的人到了晚年,如果当时周围的人把秦始皇看作自己的长辈亲人,或者把秦始皇看成自己的老师朋友,还会这么去骗秦始皇吗?我觉得不会,手下肯定会留情。当时大臣和方士说的基本都是别有用心的假话,就是秦始皇爱听什么话,他们则说什么话。所以秦始皇晚年走向暴虐和秦朝二世而速亡,我认为秦始皇和秦二世确实有责任,属于“亡国之君”。但是同秦始皇和秦二世有机会当面讲话的大臣和朝夕相处的近臣更有责任,属于“亡国之臣”。



再看《秦始皇本纪》:“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骑。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因为秦始皇住的地方别人不知道,但秦始皇在暗处可以看别人。有一次他看到丞相李斯出行车马很多,前呼后拥,很不高兴。后来秦始皇再看李斯出行,车马减少了。他马上知道有人告诉李斯了,但是当时周围的人都不承认。秦始皇也残忍粗暴,把当时周围的人都杀了。其中只有一个人是不冤枉的,其余的人都是冤枉的。



秦始皇晚年特别怕死,他要追求长生不死,谁也不敢在他面前说死。其实,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谁都无法逃避。没有生就没有生命,而没有老病死,人生就不完整也不完美。今天在坐的各位美女帅哥,目前状态都挺好的,但一百年之后,这个图书馆可能还在,但咱们这些人肯定都不在了。正是因为谁也不敢在秦始皇面前说死,所以秦始皇死的时候,才让赵高和李斯得以从中矫诏。本来秦始皇想传位给大儿子扶苏,最后赵高和李斯矫诏,皇位传给了公子胡亥——秦二世。



有时研读《史记》我也落泪,真是可谓“读古书落眼泪,替古人担忧愁”。不带感情读《史记》,应该说不可能体悟其中之道。而带着感情读《史记》,读到孔子、秦始皇、汉武帝等人时,我们在字里行间读他们,他们可能也在字里行间看我们。这时我们和《史记》及司马迁,或者和孔子、秦始皇、汉武帝及“天人之际”、“古今之变”,似乎达到了相联相通、相感相应、相生相克和同根同源、同构同理、同行同归。所以我们认真研读《史记》,看到秦朝有时就是少数几个人在那里掌控朝廷内政:秦始皇、秦二世、王绾、李斯、赵高等。连秦始皇去世这么重大的事,也就是秦二世、李斯、赵高和秦始皇几个近臣知道。所以只要秘不发丧,其他人就不知情,而知情者就可以在表面上冠冕堂皇,在暗地里却上下其手,做很多随心所欲的荒唐事。



根据《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至平原津而病。始皇恶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上病益甚,乃为玺书赐公子扶苏曰:‘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在中车府令赵高行符玺事所,未授使者。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臺。丞相斯为上崩在外,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乃祕之,不发丧。”关于秦始皇暴死沙丘,有不少学者研究了多种原因,比如服用丹药中毒,日夜批改奏章太累,异地水土不服,被赵高等人暗害等。我认为这些原因都有合理之处,但还有一个原因是秦始皇暴虐而导致暴死,这属于天道中的自然平衡法则。也是老百姓常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或者是体现了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的原理,即金木水火土没有绝对的强弱。秦始皇对弱者暴虐,比秦始皇更强的“天”可以对秦始皇暴虐,让秦始皇暴死。秦始皇出行时前呼后拥,有数万人保驾,确实能够有效地防止刺客刺杀秦始皇。但防止不了“天”让秦始皇暴死,此正所谓“死生有命”或者“人满则天概之”。“天概之”指“天”能刮平任何一个人,即“天”能让暴虐者暴死,尽管不是所有的暴虐者都必然暴死。



《道德经》提出,“天之道损有余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说明天道是公平的,人道有时是不公平的,这与西方说的马太效应有些类似。大自然的第一法则是自然平衡法则,公平的天道最终一定会战胜有时不公平的人道。任何人遇到的不公平、不如意、不合理、不合法的事,其实都会占到多数。而权力越大、金钱越多的人,遇到的不公平、不如意、不合理、不合法的事也会越多。但任何人最终的百年人生,往往是得失福祸守恒。好有好报、恶有恶报的说法有一定道理。只是有时不以能看到、能感到、能摸到的形式体现,而是体现为内在而无形的运气、寿命、平安、健康、快乐、幸福、自由等。有时当时不报,今后会报,甚至报给子孙。所以《易传》有句话:“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有时某人做了好事好像没有好报,但祸已远离也属于好报;某人做了坏事好像没有坏报,但福已远离也属于坏报。还有,有时某人做了好事没有好报,可能是祖上做坏事有余殃,某人多做好事就把余殃逐渐化解了,那么他的子孙就不用再化解余殃了,这当然也属于好报。某人做了坏事没有坏报,可能是祖上做好事有余庆,某人多做坏事就把余庆逐渐化解了,那么他的子孙就不能再享受余庆了,这当然也属于坏报。例如,我是岳飞的第29世孙,岳飞精忠报国确实积了很多德。如果我做了坏事没有坏报,是岳飞精忠报国有余庆,如果我多做坏事就把岳飞精忠报国的余庆逐渐化解了,那么我的子孙就不能再享受岳飞精忠报国的余庆了,这当然也属于坏报。所以咱们都要多做好事,勿以善小而不为;都要不做坏事,勿以恶小而为之。



关于刘邦战胜项羽。《高组本纪》记载:“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刘邦有张良、萧何、韩信这三杰,所以刘邦战胜了项羽,取得了天下。项羽有一个范增而不能用,所以被刘邦打败。刘邦虚心纳谏并善于用人是其长项之一,项羽刚愎自用并不善于用人是其弱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