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是为中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临床课。通过系统的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中医儿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儿科常见病、传染病及新生儿疾病等的诊断、辩证分析、治疗方药;熟悉疑难疾病的诊断分析思路,了解危重病的抢救及治疗方法;了解现代儿科学的一些新进展;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一章
儿科学总论(4学时)
主要介绍中医儿科发展简史、生理病理、生长发育特点、喂养与保健、四诊概要、治
疗概要等方面的知识。
要求学生了解中医儿科的发展过程、
中医儿科的代表人物及他们的学
术思想、
主要著作。
重点掌握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的特点、
各种生理常数,
熟悉中医儿科四诊的内容,了解儿科常用的治疗方法。
第二章肺系病证(6学时)
第一节感冒(2学时)
了解小儿感冒的病因病机,掌握小儿感冒的特点及辨证论治规律。重点掌握小儿感冒
与成人感冒的不同及所出现的兼夹症的辨证治疗。
第二节肺炎喘嗽(2学时)
熟悉肺炎喘嗽的临床表示,掌握肺炎喘嗽的病因病机,重点掌握肺炎喘嗽的传变规律
及各型的辨证论治。
难点:肺炎喘嗽的传变规律
第三节哮喘(2学时)
熟悉小儿哮喘的临床表示,掌握小儿哮喘的病因病机和诱发因素,掌握小儿哮喘的诊
断标准,重点掌握哮喘的辨证论治。
第三章脾系病证(5学时)
第一节
厌食、积滞、疳证(3学时)
熟悉厌食的发病原因,掌握厌食的临床表示和基本治疗原则,重点掌握厌食与积滞、
疳证的病因病机及证候的区别。
了解积滞的一般发病原因,
掌握积滞的辨证论治。
掌握疳证
的含义及其临床表示,
熟悉疳证的发病原因及常见兼证得临床表示,
重点掌握疳证的辨证论
治。
难点:厌食与积滞、疳证的病因病机及病证辨别。
第二节泄泻(2学时)
熟悉泄泻的病因以及产生伤阴、伤阳或导致疳证、慢惊风的病理转归,掌握泄泻的主
证及泄泻治疗的常法和变法。
The most popular cour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