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1、课文描绘了植树活动给荒山带来的巨变,表达了少年儿童以实际行动改造荒山野岭的决心。表示了少年儿童热爱自然、庇护环境的意识。
2、我国的植树节:3月12日。
3、植树造林的好处:①净化空气②防止水土流失③调节气温④降低噪音4、植树造林的公益用语:①庇护树木就是庇护本身。②森林是氧气的制造工厂。
2暖流
1、暖流:江主席到南开大学看望师生员工,使大家心中充满温暖的感觉。
2、《滕王阁序》中的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作者是唐朝诗人王勃。他和当时的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我背过王勃的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水调歌头·中秋》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苏轼。这首词中的千古留传的名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姐。这里的婵娟指的是月亮。
4、评价江主席:学识渊博、蔼然可亲、关心青年学生。
3只拣儿童多处行
1、冰心,原名谢婉莹,代表作《寄小读者》《春水》《繁星》
2、解释带点的字①解:儿童不解(e)春安在:懂,明白;使出浑身解(gie)数:本事,手段;押解(e):押送犯人或财物。②成千盈百:满。
3、形容人多的成语:座无隙地、座无虚席、人山人海、人头攒动、摩肩接踵。
4、用“魔术匣子”比方颐和园。用“小天使”比方孩子,这样写出了孩子们很多,很可爱。表达了冰心对孩子的喜爱之情。
更多资料欢迎关注“七彩凤凰教育在线”
5、用“喷花的飞泉”比方太海棠树,这样写突出了花开得多、密、美,使人感受到海棠树的生机勃勃和春光的饱满与烂漫。
6、作者写儿童为什么还要写海棠花?答:这是借花喻人的手法,写花是为了写儿童,对花的赞美就是对儿童的赞美,因为儿童和花儿一样的烂漫,一样的生机勃勃。
4早
1、《早》一课写了三味书屋的陈设,对蜡梅花的赞美,鲁迅的桌上早字的来历。
教育人们要爱护保重时间,学习鲁迅不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2、鲁迅,原名周树人,他笔下的人物形象有:阿Q、孔乙己、林嫂、闰土等。
3、写三味书屋的陈设是按照方位的挨次来写的。
4、作者写鲁迅,为什么还要写梅花?这是借物喻人的写法,鲁迅先生一生的品德正像蜡梅一样不染纤尘。蜡梅开得最早,鲁迅先生也不时早、事事早。
5、鲁迅先生在书桌上刻下了一个小小的“早”字,实际上是说:鲁迅先生在心里刻下了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不时早、事事早。
6、“要爱护保重清晨,要爱护保重春天”与这句相关的鄙谚: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7、形容时间飞快的成语:白驹过隙、旦月如梭、斗转星移、自驹过隙。
8、爱护保重时间的名言:①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②花有重开日,人
无再少年。
9、鲁迅先生爱护保重时间的名言:①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②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
5古诗两首《游园不值》
一、填空。
1、《游园不值》的作者是宋代诗人叶绍翁。
2、标题问题中的“值”是逢,遇到的意思。标题问题意思是:游园没遇到主人,不能进去不雅观不雅观赏。
3、前两句“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是叙事,作者的表情是扫兴。后两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由眼前的“一枝红杏”想到了满园春色。此时作者的表情是欣喜、快慰。
4、这首诗中的千古名句是:“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两句蕴含的哲理是:任何新生的事物都是无法阻挡的,它总会冲破阻力向前发展的。
5、你还知道的哲理诗句:①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②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二、解释重点词,翻译诗句。
1、重点词;①应:应该。②怜:爱惜。③印:本义为痕迹,这里引申为动词,意思是踏坏。④小扣:轻轻地敲,缓缓地敲。⑤柴扉:柴门。⑥苍苔:绿色的苔藓。⑦展齿:古人穿的一种皮面木底鞋,底下有一齿支撑。
2、翻译诗句:①应怜展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应该是主人爱惜这里的青苔,怕我木展下面的齿踏坏了,我轻轻地敲了很长时间的柴门,都没有人来开门。
②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因为当我昂首看时,看到园里的一只红杏,已经伸到墙外来了。
《宿新市徐公店》
一、填空
1、《宿新市徐公店》作者是宋代诗人杨万里。
2、诗的前两句写田园春景,后两句写儿童活动。前两句是静态描写,后两句是动态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斑斓田园春色的赞美和对乡村儿童的喜爱之情。
3、诗中描写的景物有篱落、小径、树木、菜花、黄蝶、儿童。从“树头花落”
可知是“暮春时节”。
4、写儿童的诗句:①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②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5、写春天的诗句:①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②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二、解释词语,翻译句子。
1、词语①宿:住宿。②篱落:篱笆。③疏疏:稀疏。④径:小路。⑤未:没有。
⑥阴:树阴。⑦走:跑。
2、句子①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稀疏的篱笆旁一条小路一直延伸到深处,路旁树上的花儿已经凋谢了,但新叶刚刚长出,没有形成树阴。②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儿童奔跑着追赶黄蝴蝶,可是黄蝴蝶飞入菜花丛中,找不到了。
第二单元
6梦圆飞天
1、课文记叙了“神舟5号”飞船载着航天员杨利伟首次飞行太空的过程,时间是2003年10月15日。
2、课文按照“神舟5号”飞船升空的挨次写的,分为:送行、发射、回候、梦圆四个部分。
3、解释括号里的字:北风凛(冽):寒冷。亮如白(昼):白日。朝(夕)相处:日落的时候。肃然(伫)立:长时间地站立。直指苍(穹):天空。清晰可(辨):别离,明察。
4、“神舟”号飞船知识。2006年“神舟6号”宇航员:费俊龙、聂海胜。2008年“神舟7号”,宇航员刘伯明、景海鹏、翟志刚,其中翟志刚第一个实现了中国人太空行走。
7火星一—地球的“孪生兄弟”
1、“家常便饭”本义是指很平常,经常发生的意思。在课文中是说太阳系内无数大大小小四处游荡的碎片,彼此碰撞是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的事,很平常。
2、集体大逃亡:是用形象的手法,写出了由于火星引力小,使火星表面液态水蒸发成大量气体离开火星的样子。
3、“孪生兄弟”本来是指同一胎出生的兄弟。课文中是指地球和火星。并由此推测:火星和地球一样有水和生命的存在。
4、火星上水有两种来源:一是陨石和星带来的。二是潜藏在一些矿物质中的。
5、这兄弟俩长得太像了,同样有南极、北极,同样有高山、峡谷,同样有白云、尘暴和龙卷风,同样是四季分明,甚至连一天的时间都差不多。
6、太阳系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8神奇的克隆
1、本文是一篇介绍克隆的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作比力。
2、课文以西游记中的故事开头,作用是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初步体会克隆的奇妙。
3、有性繁殖:高等动物通过雄性和雌性的生殖细胞结合来繁殖后代。无性繁殖:
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繁衍后代,也叫克隆。
4、本课中特殊词语的含义:①“制造”克隆②“配件”人体器官③“装配”移植。
5、许多植物有先天克隆的本事,如柳树、仙人堂、马铃薯等。1996年世界上有了第一只克隆羊,名叫“多利”。
6、外来词:①克隆②沙发③咖啡④夹克
7、目前,克隆技术怎样造福人类:①培育高质优产的农植物。②培育大量的品质优良的家畜,提高饲养效率。③挽救濒危物种,调节生态平衡。④用于医学,使人类生命更美好。
第三单元
9海伦·凯勒
1、海伦凯勒是美国女学者,她的一生写了14部著作,代表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2、引号的一般作用:①直接引用②着重强调的对象③特殊含义。课文中的“泥土”“种子”加引号,作用是着重强调的对象;课文中的“说话”“看”加引号作用是特殊含义。
3、表示勤奋学习的成语:手不释卷、废寝忘食、悬梁刺股、夜以继日。
4、如()似():如胶似漆、如花似玉、如狼似虎、如花似锦。
5、海伦的名言:只要朝着阳光,便不会看见暗影。
6、“倾诉”的意思是完全说出心里的意思。
7、“倾注”的意思是指感情、力量等集中到一个目标上。课文是说海伦一心扑到残疾人事业上。
10二泉映月
1、《二泉映月》是一首二胡曲,作者阿炳,原名华彦钧,民间音乐家。他还创作的乐曲有二胡《听松》《寒春风曲》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
2、描写音乐的成语:高山流水、余音绕梁、不竭如缕、天籁之音。
3、描写音乐的诗句: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4、(饱)经风霜:鲍:充分。
11郑和远航
1、郑和:中国航海家,被封为“三保太监”,他的历史功绩是七下西洋。
2、你还知道的航海家有:哥伦布、麦哲伦等。
3、评价郑和:镇定自若、临危不惧、勇敢智慧。
4、民族英雄:郑和、郑成功、文天祥、于谦。
5、课文重点写了郑和第一次远航,分为扬帆起航、友好交往、战胜风险三个部分。
6、解释括号里的字。严阵以(待):等待。化险为(夷)平坦、安然。扶老(携)幼:拉着、带领。惊叹不(已):停止。
12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1、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固”意思是本来。“或”意思是有的。“重于泰山”意思是意义重大,这样的历史人物有岳飞、文天祥等。“轻于鸿毛”意思是:毫无意义,这样的历史人物有秦松、汪精卫等。
2、《史记》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史记》中的故事:《背水一战》《卧薪尝胆》《陈胜吴广起义》《指鹿为马》
4、司马迁是复姓,还知道的复姓有:公孙、欧阳、皇甫、诸葛。
5、司马迁悲愤交加,悲的是本身一心为国,却落得如此下场;愤的是本身替李将军辩护是为了朝廷,却遭遇奇耻大辱。
13精读与略读
1、精读与略读是两种不同的阅读方法。
2、略读的作用:①略读可以增加阅读量②略读是精读的基础。
3、略读的方法:①读提要,前言,章节目录②走马不雅观不雅观花式的快速阅读。
4、词语。①一目十行:形容看书很快。走马不雅观不雅观花:比方初略地不雅观不雅观察事物。浩如烟海:形容知识、文献非常丰富。
5、表示大略地看的成语:一目十行、走马不雅观不雅观花、囫圈吞枣、浮光掠影。
6、阅读《上下五千年》我知道的故事有:大禹治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李广射虎、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刘备三顾茅庐、郑和七下西洋、林则徐虎门销烟等。
7、这部书的作者是著名教育家林汉达。
8、读书名言:①书读百遍,其义自现。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第四单元
14秦兵马俑
1、课文从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两个方面来介绍兵马俑的。课文是用“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并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句话把两部分内容连接起来的,这句话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The most popular cour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