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国屏著名笛子演奏家、儿童音乐教育家。上海人。曾任上海儿童音乐学会副会长,上海儿童艺术剧院艺术教育部主任,许国屏多功能民族管乐器教学实验室主任,新苗业余音乐学校校长,申珉盲孩子乐队艺术顾问。创造发明的(多功能组合式民族管乐器)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专利,创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纪录,荣获首届国际爱因斯坦新发明、新技术博览会国际金奖。
长笛是现代管弦乐和室乐中主要的高音旋律乐器,外型是一根开有数个音孔的圆柱型长管。早期的长笛是乌木或者椰木制,现代多使用金属的材质,比如普通的镍银合金到专业型的银合金,9K和14K金等,90后中学生多使用笛头纯银或纯银长笛,较受欢迎的牌子有爱攀、阿塔斯和吉普特,也有表演者使用特殊的玻璃长笛。传统木质长笛的音色特点是圆润、温暖、细腻,而金属长笛的音色就比力明亮宽广。不同材料的长笛完全按照演奏者的爱好选择。但是在乐队中应该统一使用一种长笛,以得到最和谐和饱满的音响效果。
学习中国笛子的人,大多是被中国笛子优美的音色和独特而神奇的魅力吸引所致。兴 趣是少年儿童学习音乐认识事物产生需求的原动力,学笛子兴趣所使也。学笛子虽然入门较易,但随后的 提高,其难度不亚于其他任何一种乐器。没有乐理知识的学习,没有大量基本功的训练,是不成能登上其 艺术殿堂的。但过早的大量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枯燥的基本功的练习,其单调和乏味,会使学习者产生厌 烦心里,逐渐使兴趣消失。同样低水平的长时间的徘徊,也会使学习者丧失信心。庇护学员的兴趣是教师 的首要任务,切忌把学员的兴趣淹没在教师的不利指导之中。 怎样庇护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心理学把兴趣细分为有趣、乐趣和志趣三个层次,即三个发展阶段把 握好各个阶段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有趣是少年儿童学习笛子直接产生兴 趣的“幼芽”,当他们最初听到笛声后,会被笛声吸引,别致感和美感会给他们带来感官上和心理上的愉悦, 随之而来的是产生探究和得到再次聆听的心理反应。接触笛子音乐因地、因时和因人随缘而定,作为弘扬 笛文化的人,其任务就是创造更多的,让人们能够欣赏到优美笛声的机会。 乐趣是兴趣发展的第二阶段。在这个阶段,开始为欣赏阶段,对优美的笛曲反复欣赏乐此不疲。(有些人会 停留在这一阶段不再前进)。接下来为学习和吹奏阶段。学习乐趣则来源于他们对笛子音乐所产生的强烈的 求知欲望并从不竭提高水平的吹奏中获得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