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名师教你象棋布局视频教学
  • 分类:琴棋书画
  • 观看人数:加载中...
  • 时间:2013-08-16 22:14
 
 
1.怎样学习布局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有关布局的论述,上一节已有所介绍,初学者要想把布局学好,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大量对局实践和系统的里理论研究.在学习过程中,除了自身努力外,离不开汲取前人的宝贵经验和采取科学的学习方法.
  怎样学习布局,对于象棋爱好者来说,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学习的内容和方法得当,则少走弯路效果较佳,反之则很可能导致事半功倍.要想解决好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应该学习什么,然后是怎样学习较为科学.我们这里把学习布局的要领概括为:理论为主,由浅入深,急用先学,符合风格,科学计划,少精而宽,逐步系统,研战结合.
  (一) 理论为主
  布局变例繁多,各具特色,而布局理论是常青的,布局理论对各种布局变化具有遍及的指导意义.因为布局理论是人们通过大量的布局变化总结出来的带有规律性的,科学的经验,用布局理论来分析判断布局变化的得失与优劣较为合理,用布局理论指导布局变化的选择会较为之正确."一时胜负在于力,千古成败在于理",初学者必然要重视象棋客不雅观规律的学习.对于布局的知识较为缺乏的爱好者,在学习布局具体变化的同时,学习一些有关布局的系统理论知识并不竭地总结丰富本身,将有助于更好、更快地学习和掌握布局变化,理解布局要领,提高布局水平.这是需要初学者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把知识上升到理论上去理解和认识,并把他作为阶段目标.
  (二) 由浅入深
  初学者在学习布局变化和理论时,要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客不雅观规律,结合本身的水平先学一些简单的布局变化和浅显易懂的布局理论,以初步掌握一些要领和常识为基础,再在学习和实践中逐步深入与拓宽,才能稳步前进。切不成过于贪快,贪多,以免浅尝辄止,长期停滞在浮浅的水平上。
(三)急用先学
  急用先学是指在学习布局时,在注重基础的前提下,可以结合本身实战的应用需要,先学一些有关的布局种类和变化。比如可重点先掌握一些常见的比力实用的布局变例,也可以适当的学一些相关的布局陷阱等。这样做不仅增强学习效果,还可以提高兴趣,加强理解与记忆,加快学习的进程。
(四)符合风格
  由于每个人的性格存在差异,其棋艺风格与习惯也不尽相同,如在学习布局时有所侧重地先学一些适合本身棋艺风格的布局变例,将有利于发展本身的特长,促进水平的提高并有益于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你的风格是喜欢攻杀的,那就可以选择对攻激烈的布局和变例先进行学习,以便扬长避短;假如先选学稳健型的布局,其长处就可能受到按捺,很可能不利于水平的发挥与提高。当然,在具备了必然的基础后,对其它类型的布局或同一类的不同选择也要有所涉猎和研究,以取长补短完善本身,也是十分必要的。
(五)科学计划
  学习布局必然要制定科学的计划,计划包罗总体目标、时间安排、具体步骤和办法等。计划安排要注意点面结合,逐步扩展,既要对各种布局有广泛的初步了解,又要有针对性的明确的阶段性主攻目标。计划制定后,就要按质按量地执行计划,只有把主要力量放在本身的计划内的主攻目标上,才能尽快的形成本身有效的布局体系。不然,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到头来所学的布局都只是泛泛地了解,形不成杀伤力强的兵器。计划的内容要为我所用,用得上的先学,用不上的先不学,这一点应该向有经验的人请教,使计划制订得更合理一些。假如计划有问题或完成不了,可以适当修改调整,但必然要有计划。
  (六)少精而宽
  制定计划的目的就是要逐步系统化,先少而精,再逐步拓宽是一个很好的经验,它可以暂时摒弃许多布局系统与变化,集中时间与精力逐个并吞计划内的布局系统。假如本身是稳健型棋手,想先学飞相局,那么由先手的角度出发,可将相三进五后的黑方应着(中炮、过宫炮、士角炮、起马、进卒、飞象等),都要学习并别离掌握一种较好的方法去应战,对重点变例还要深入研究一下。由背工对付飞相局的角度出发,则可在上述变着中选择一到两种变化去深入研究和应用。这样,在先手方面就摒弃了中炮、进兵等变化,背工方面就摒弃了应付飞相局的大部分变例,就做到了少而精。变化选择面的减少,是做到少而精的关键,其它布局也可依次类推。
  宽是指在精的基础上,逐步拓宽布局变化的领域,例如在先手飞相局以外还可增加进兵局或起马局,背工方面则可以广泛研究多种对付飞相局的方法。这种由此及彼逐步拓宽领域的方法,将有利于拓展思路,彼此借鉴,择优而用。
  (七)逐步系统
  逐步系统是指随着实战的需要和水平的提高,初学者在以往学习布局少而精的基础上,再逐步使本身的布局成为一个系统。也就是说,在本身选择的布局范围内,各种变化都要有1至2种比力熟练掌握的变化作准备,逐渐向深度和广度进军。布局形成系统化很重要,少精而宽是符合辩证法的正确途径,而逐步系统则是学习布局所要达到的目标,也是实战的需要。
  (八)研战结合
  研战结合是指学习布局要与实战相结合,即通过实战来检验学习的成果,再进一步研究学习,得到新的体会,然后又投入到实战中去,俗话说“练为战”,就是这个意思。只有“从实战出发”,不竭地学习,即理论与实践两种形式相结合的学习,才会逐步丰富和完善本身的布局系统,并能跟上时代的发展不竭更新。
 
懂得象棋的人都知道,布局是全盘的基础,布局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盘棋的胜负,只有在布局上狠下功夫,棋艺水平才能突飞猛进。特此我们为您收录了这部象棋布局宝典视频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可以帮手您提升棋艺。
 
象棋,又称中国象棋(英文现译作Xiangqi)。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属于二人对抗性游戏的一种,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中国象棋是我国正式开展的78个体育运动项目之一,为促进该项目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和推广,现将“中国象棋”项目名称更改为“象棋”。此外,高材质的象棋也具有保藏价值,如:高档木材、玉石等为材料的象棋。更有文人墨客为象棋谱写了诗篇,使象棋更具有一种文化色彩。
 
中国象棋具有悠久的历史。战国时期,已经有了关于象棋的正式记载 ,如:《楚辞 · 招魂》中有“蓖蔽象棋,有六簿些;曹并进,遒相迫些;成枭而牟,呼五白些。”《说苑》载:雍门子周以琴见孟尝君,说:“足下千乘之君也, …… 燕则斗象棋而舞郑女。”由此可见,远在战国时代,象棋已在贵族阶层中流行开来了。据上述情况及象棋的形制推断,象棋当在周代建朝(公元前11世纪)前后产生于中国南部的氏族地区。早期的象棋,棋制由棋、箸、局等三种器具组成。两方行棋,每方六子,别离为:枭、卢、雉、犊、塞(二枚)。棋子用象牙雕刻而成。箸,相当于骰子,在棋之前先要投箸。局,是一种方形的棋盘。比赛时“投六箸行六棋”,斗巧斗智,彼此进攻逼迫,而制对方于死地。春秋战国时的兵制,以五报答伍,设伍长一人,共六人,当时作为军事训练的游戏,也是每方六人。由此可见,早期的象棋,是象征当时战斗的一种游戏。在这种棋制的基础上,后来又出现一种叫“塞”的棋戏,只行棋不投箸,摆脱了早期象棋中侥幸取胜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