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热力学》为化学工程系的核心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共48学时,3学分。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在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的基础上,讲授流体及其混合物的容积性质及热力学性质和溶液理论,以及流体相平衡和化学平衡。通过教学旨在使学生掌握热力学的基础理论和分析方法,应用和建立热力学模型解决化工科研与工程设计中所涉及的物性和相平衡问题,为开发化工新工艺提供理论指导。
化工热力学的任务是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流体的热力学性质概念,掌握流体热力学性质的计算及其应用,掌握溶液的性质,会用溶液理论及状态方程计算各种流体相平衡,并以状态方程、流体热力学性质、液相活度系数及流体相平衡计算为重点内容,为学习后续课程和解决化工过程的实际问题打下安稳的基础。
20年,化工领域迅速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兴的研究领域和科研标的目的。目前,计算机在化工设计(计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相应的数学模型也更受人关注。因此,《化工热力学》应更多地关注分子热力学的内容,即从微不雅观模型及分子作用力的角度出发,导出更加实用的计算热力学模型式。本课程目前主要趋向是:(1)与分子热力学结合,导出更广泛更严格的数学模型式。(2)模型的“可操作性”更受重视。热力学有严格的概念及一些理论式,但学习热力学的目的是为了在设计(计算)中使用,难于使用的模型意义不大。(3)突破传统的《化工热力学》的方法主要只能用于“石油化工”领域的边界,适应“精细化工”的发展,将《化工热力学》的应用范围扩大到计算复杂分子。(4)“化工数据”这一新的分支的建立。“化工数据”是与“热力学理论及方法”并重的《化工热力学》的两大支柱之一,需要加以重视。(5)化工热力学与“环境”有密切关系,近年产生了“环境热力学”新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