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教师 :梁贵书 李慧奇 丁巧林
绪论
§1. 发展简史
§2. 主要内容
第一章 电路模型及其基本规律
§1.1 电路模型
§1.2 电路的基本表征量
§1.3 基尔霍夫定律(一)
§1.3 基尔霍夫定律(二)
§1.4 电阻元件
§1.5 独立电源
§1.6 受控源(一)
§1.6 受控源(二)
§1.7 用两类约束直接分析电路
第二章 电路模型及其基本规律
§2.1 单回路电路与双节点电路
§2.2 等效二端网络
§2.3 常用等效二端网络(一)
§2.3 常用等效二端网络(二)
§2.4 输入电阻
第三章 电路方程
§3.1 电路变量的选择
§3.2 支路分析法
§3.3 节点分析法(一)
§3.3 节点分析法(二)
§3.3 节点分析法(三)
§3.4 网孔分析法(一)
§3.4 网孔分析法(二)
§3.5 电路拓扑图的基本概念
§3.6 回路分析法
第四章 电路定理
§4.1 叠加定理和齐性定理
§4.2 等效电源定理(一)
§4.2 等效电源定理(二)
§4.3 替代定理
§4.4 特勒根定理(一)
§4.4 特勒根定理(二)
§4.5 互易定理
§4.6 对偶原理
第五章 含运算放大器电阻电路的分析
§5.1 运算放大器
§5.2 抱负运放
§5.3 含运放电路的分析(一)
§5.3 含运放电路的分析(二)
§两类约束习题课
§等效变换习题课
§电路方程习题课
§电路定理习题课
第六章 动态元件(储能元件)
§6.1 电容元件
§6.2 电感元件
第七章 一阶电路、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
§7.1 动态电路的方程及初使条件
§7.2 线性一阶电路的经典分析法
§7.3 线性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一)
§7.3 线性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二)
§7.4 单位阶跃响应和单位冲激响应(一)
§7.4 单位阶跃响应和单位冲激响应(二)
§7.4 单位阶跃响应和单位冲激响应(三)
§7.5 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经典法)(一)
§7.5 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经典法)(二)
§动态电路习题课
§一阶电路习题课习题
第八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模型
§8.1 正弦波
§ 8.2 正弦稳态响应
§8.3 相量(一)
§8.3 相量(二)
§8.4 两类约束的相量形式
§8.5 相量模型
第九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分析
§9.1 阻抗和导纳
§9.2 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分析
§9.3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一)
§9.3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二)
§9.3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三)
第十章 含耦合电感电路的分析
§10.1 互感现象
§10.2 耦合电感的特性方程(一)
§10.2 耦合电感的特性方程(二)
§10.3 耦合电感的等效电路
§10.4 含耦合电感电路的分析(一)
§10.4 含耦合电感电路的分析(二)
§10.5 抱负变压器(一)
§10.5 抱负变压器(二)
第十一章 电路的频率特性
§11.1 网络函数(一)
§11.1 网络函数(二)
§11.2 谐振
§正弦稳态电路习题课(一)
§正弦稳态电路习题课(二)
§互感电路习题课
§三相电路习题课
第十二章 三相电路
§12.1 三相电路的基本概念
§12.2 线电压(电流)与相电压(相电流)的关系(一)
§12.2 线电压(电流)与相电压(相电流)的关系(二)
§12.3 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12.4 不合错误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12.5 三相电路的功率(一)
§12.5 三相电路的功率(二)
主讲教师 :梁贵书
………………………………………………………
第十三章 非正弦周期信号电路的稳态分析
§13.1 概述
§13.2 非正弦周期信号分解为傅立叶级数
§13.3 非正弦周期信号电路的平均功率
§13.4 非正弦周期信号电路的稳态(一)
§13.4 非正弦周期信号电路的稳态(二)
第十四章 线性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
§14.1 拉普拉斯变换(一)
§14.1 拉普拉斯变换(二)
§14.2 运算电路(一)
§14.2 运算电路(二)
§14.3 复频域分析法(一)
§14.3 复频域分析法(二)
§14.4 复频域分析法(一)
§14.4 复频域分析法(二)
第十五章 电路代数方程的矩阵形式
§15.1 电路的图
§15.2 图的矩阵表式与KL的矩阵形式(一)
§15.2 图的矩阵表式与KL的矩阵形式(二)
§15.2 图的矩阵表式与KL的矩阵形式(三)
§15.3 支路方程的矩阵形式(一)
§15.3 支路方程的矩阵形式(二)
§15.4 电路代数方程的矩阵形式
§习题讨论课 非正弦周期信号电路的稳态分析
§习题讨论课 线性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方法(一)
§习题讨论课 线性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方法(二)
§习题讨论课 线性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方法(三)
§习题讨论课 电路代数方程的矩阵形式
第十六章 二端口网络
§16.1 问题的引出
§16.2 二端口网络的参数方程(一)
§16.2 二端口网络的参数方程(二)
§16.3 二端口网络的等效电路
§16.4 二端口网络的连接(一)
§16.4 二端口网络的连接(二)
§16.5 回转器
§习题讨论课 二端口网络(一)
§习题讨论课 二端口网络(二)
§习题讨论课 集中参数电路(一)
§习题讨论课 集中参数电路(二)
第十八章 均匀传输线
§18.1 概述
§18.2 均匀传输线的方程
§18.3 均匀传输线的正弦稳态解
§18.4 行波与波的反射(一)
§18.4 行波与波的反射(二)
§18.5 无损耗传输线(一)
§18.5 无损耗传输线(二)
§18.5 无损耗传输线(三)
§习题讨论课 均匀传输线的电报方程
The most popular cour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