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内容:
本课程在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全局中,具有增强学生对机械技术工作的适应能力和开发创造能力的作用。
课程目录:
第一周 第一章 绪论 1_学什么
2_为何学
3_如何学
第二周 第二章 机构的结构分析(一) 1_机构的组成要素——构件
2_机构的组成要素——运动副
3_机构的组成要素——运动副的分类
4_机构的组成要素——运动链、机构
5_机构的分类
第二讲 机构运动简图 1_什么是机构运动简图
2_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
第三周 第二章 机构的结构分析(二) 1_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2_最小阻力定律
3_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
4_正确计算运动副的数目
5_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
6_常发生虚约束的情况
7_空间机构自由度的计算
第四讲 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及结构分析 1_组成原理
2_结构分类
3_结构分析
4_高副低代
第四周 第三章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1_同一构件上两点间的速度及加速度图解(一)
2_同一构件上两点间的速度及加速度图解(二)
3_同一构件上两点间的速度及加速度图解(三)
4_同一构件上两点间的速度及加速度图解(四)
5_两构件重合点间的速度及加速度图解(一)
6_两构件重合点间的速度及加速度图解(二)
7_平面六杆机构的速度及加速度图解分析举例(一)
8_平面六杆机构的速度及加速度图解分析举例(二)
第二讲 平面机构速度分析的快捷图解法 10_速度瞬心法(一)
1_速度瞬心法(二)
2_速度瞬心法(三)
3_速度瞬心法(四)
4_速度瞬心法(五)
5_速度瞬心法(六)
6_综合法(一)
7_综合法(二)
8_综合法(三)
9_综合法(四)
10_速度图解分析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第三讲 用解析法作机构的运动分析 1_解析法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2_用矩阵法做机构的运动分析举例
第五周 第四章 平面机构的力分析 第一讲 机构力分析的概述 1_作用在机械上的力
2_力分析的内容及方法
第二讲 运动副中摩擦力的确定 1_移动副中摩擦力的确定
2_转动副中摩擦力的确定——轴颈摩擦
3_转动副中摩擦力的确定——轴端摩擦
4_平面高副中摩擦力的确定
第三讲 考虑摩擦时机构的受力分析 1_例一 斜面机构的受力分析
2_例二 螺旋机构的受力分析
3_例三 曲柄滑块机构的受力分析
4_例四 铰链四杆机构的受力分析
第四讲 构件惯性力的确定 1_一般力学方法
2_质量代换法
第五讲 平面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 1_平面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的方法及步骤
2_平面机构的动态静力图解分析(一)
3_平面机构的动态静力图解分析(二)
第六周 第五章 机械的效率和自锁 第一讲 机械的效率 1_机械效率的概念
2_机械效率的计算(一)
3_机械效率的计算(二)
4_机组效率的计算(一)
5_机组效率的计算(二)
第二讲 机械的自锁 1_什么是机械的自锁
2_机械自锁条件的确定(一)
3_机械自锁条件的确定(二)
4_机械自锁条件的确定举例——斜面压榨机(一)
5_机械自锁条件的确定举例——斜面压榨机(二)
6_机械自锁条件的确定举例——偏心夹具
7_机械自锁条件的确定举例——凸轮机构的推杆
第七周 第六章 机械的平衡 第一讲 机械平衡的目的及内容 1_机构平衡的目的
2_机构平衡的内容
第二讲 刚性转子的平衡计算和实验 1_刚性转子的平衡计算(一)
2_刚性转子的平衡计算(二)
3_刚性转子的平衡计算(三)
4_刚性转子的平衡计算(四)
5_刚性转子的平衡实验(一)
6_刚性转子的平衡实验(二)
7_转子的许用不服衡量和许用不服衡度
第三讲 平面机构的平衡 1_平面机构的平衡及条件
2_完全平衡
3_部分平衡
第八周 第七章 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 第一讲 机械的运转及其研究的内容和目的 1_机械的运转过程
2_机械运转及调速的研究内容及目的
第二讲 在外力作用下机械的真实运动求解 1_作用在机械上的驱动力和生产阻力
2_机械的运动方程式(一)
3_机械的运动方程式(二)
4_机械的运动方程式(三)
5_机械的运动方程式(四)
6_机械运动方程式的求解(二)
6_机械运动方程式的求解(一)
7_机械运动方程式的求解(三)
第三讲 不变运转状态下机械的周期性速度波动及其调节 1_什么是机械的周期性速度波动(一)
2_什么是机械的周期性速度波动(二)
3_周期性速度波动程度描述及调节方法
4_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原理及飞轮的简易计算(一)
5_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原理及飞轮的简易计算(二)
6_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原理及飞轮的简易计算(三)
7_飞轮的功用
第四讲 机械的非周期性速度波动及其调节 1_什么是机械的非周期性速度波动
2_非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方法
第九周 第八章 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第一讲 连杆机构及其类型与应用 1_连杆机构及其传动特点(一)
2_连杆机构及其传动特点(二)
3_平面四杆机构的类型——基本形式
4_平面四杆机构的类型——演化形式(一)
5_平面四杆机构的类型——演化形式(二)
6_平面四杆机构的类型——演化形式(三)
7_平面四杆机构的类型——演化形式(四)
8_平面四杆机构的应用——曲柄摇杆机构
9_平面四杆机构的应用——双曲柄机构
10_平面四杆机构的应用——双摇杆机构
第二讲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一) 1_铰链四杆机构的周转特性(一)
2_铰链四杆机构的周转特性(二)
3_铰链四杆机构的周转特性(三)
4_铰链四杆机构的周转特性(四)
5_铰链四杆机构的急回特性(一)
6_铰链四杆机构的急回特性(二)
7_铰链四杆机构的急回特性(三)
8_铰链四杆机构的轨迹特性(一)
9_铰链四杆机构的轨迹特性(二)
第三讲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二) 1_铰链四杆机构的传力特性(一)
2_铰链四杆机构的传力特性(二)
3_铰链四杆机构的传力特性(三)
4_铰链四杆机构的传力特性(四)
5_演化形式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
第四讲 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图解法 1_连杆机构设计的基本问题(一)
2_连杆机构设计的基本问题(二)
3_平面四杆机构的图解设计——按连杆预定位置设计(一)
4_平面四杆机构的图解设计——按连杆预定位置设计(二)
5_平面四杆机构的图解设计——按连杆预定位置设计(三)
6_平面四杆机构的图解设计——车库门启闭四杆机构设计
7_平面四杆机构的图解设计——按预定角位移设计(一)
8_平面四杆机构的图解设计——按预定角位移设计(二)
9_平面四杆机构的图解设计——按预定角位移设计(三)
10_平面四杆机构的图解设计——按预定轨迹设计(一)
11_平面四杆机构的图解设计——按预定角位移设计(二)
12_平面四杆机构的图解设计——按给定急回要求设计
第五讲 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解析法 1_解析法设计的基本思想
2_平面四杆机构的解析设计(一)
3_平面四杆机构的解析设计(二)
4_平面四杆机构的解析设计(三)
5_平面四杆机构的解析设计(四)
第六讲 平面多杆机构和空间连杆机构简介 1_平面多杆机构的功用(一)
2_平面多杆机构的功用(二)
3_平面多杆机构的分类
4_空间连杆机构(一)
5_空间连杆机构(二)
第十周 第九章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第一讲 凸轮机构的应用及分类 1_凸轮机构的应用(一)
2_凸轮机构的应用(二)
3_凸轮机构的分类(一)
4_凸轮机构的分类(二)
5_凸轮机构的分类(三)
第二讲 推杆的运动规律 1_名词术语及符号
2_推杆常用的运动规律——多项式运动规律(一)
3_推杆常用的运动规律——多项式运动规律(二)
4_推杆常用的运动规律——多项式运动规律(三)
5_推杆常用的运动规律——三角函数运动规律(一)
6_推杆常用的运动规律——三角函数运动规律(二)
7_推杆常用的运动规律——组合运动规律
8_推杆运动规律的选择
第三讲 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1_凸轮廓线设计方法的基本原理(一)
2_凸轮廓线设计方法的基本原理(二)
3_用图解法设计凸轮的轮廓曲线——直动推杆(一)
4_用图解法设计凸轮的轮廓曲线——直动推杆(二)
5_用图解法设计凸轮的轮廓曲线——摆动推杆(一)
6_用图解法设计凸轮的轮廓曲线——摆动推杆(二)
7_用图解法设计凸轮的轮廓曲线——圆柱凸轮和移动凸轮
8_用解析法设计凸轮的轮廓曲线(一)
9_用解析法设计凸轮的轮廓曲线(二)
第四讲 凸轮机构的基本尺寸确定 1_凸轮机构的压力角(一)
2_凸轮机构的压力角(二)
3_滚子推杆滚子半径的选择
4_凸轮基圆半径的确定
5_平底推杆平底尺寸的确定
第十二周 第十章 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第一讲 齿轮机构的类型与齿轮的齿廓曲线 1_齿轮机构的特点及类型(一)
2_齿轮机构的特点及类型(二)
3_齿轮机构的特点及类型(三)
4_齿轮的齿廓曲线(一)
5_齿轮的齿廓曲线(二)
6_非圆齿轮机构简介(一)
7_非圆齿轮机构简介(二)
第二讲 直齿标准圆柱齿轮传动 1_渐开线齿廓及其啮合特点(一)
2_渐开线齿廓及其啮合特点(二)
3_渐开线齿廓及其啮合特点(三)
4_渐开线标准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一)
5_渐开线标准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二)
6_渐开线标准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三)
7_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一)
8_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二)
9_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三)
10_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四)
11_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五)
12_渐开线齿廓的切制与根切现象(一)
13_渐开线齿廓的切制与根切现象(二)
14_渐开线齿廓的切制与根切现象(三)
15_渐开线齿廓的切制与根切现象(四)
第三讲 渐开线直齿变位齿轮传动 1_齿轮的变位修正与变位齿轮(一)
2_齿轮的变位修正与变位齿轮(二)
3_齿轮的变位修正与变位齿轮(三)
4_变位齿轮传动(一)
5_变位齿轮传动(二)
6_变位齿轮传动(三)
第四讲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1_斜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一)
2_斜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二)
3斜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三)
4_斜齿轮的啮合传动
5_斜齿轮的当量齿轮和当量齿数
6_斜齿轮传动的主要优缺点
7_交错轴斜齿轮传动简介(一)
8_交错轴斜齿轮传动简介(二)
第五讲 直齿圆锥齿轮传动和蜗轮蜗杆传动 1_直齿圆锥齿轮传动(一)
2_直齿圆锥齿轮传动(二)
3_直齿圆锥齿轮传动(三)
4_蜗轮蜗杆传动(一)
5_蜗轮蜗杆传动(二)
6_蜗轮蜗杆传动(三)
第十三周 第十一章 齿轮系及其设计 第一讲 齿轮系的分类及其传动比 1_齿轮系及其分类(一)
2_齿轮系及其分类(二)
3_齿轮系及其分类(三)
4_齿轮系及其分类(四)
5_齿轮系及其分类(五)
6_轮系的传动比 —— 定轴轮系(一)
7_轮系的传动比 —— 定轴轮系(二)
8_轮系的传动比 —— 周转轮系(一)
9_轮系的传动比 —— 周转轮系(二)
10_轮系的传动比 —— 周转轮系(三)
11_轮系的传动比 —— 周转轮系(四)
12_轮系的传动比 —— 复合轮系(一)
13_轮系的传动比 —— 复合轮系(二)
第二讲 轮系的功用及效率 1_轮系的功用(一)
2_轮系的功用(二)
3_轮系在工程中的巧设计应用(一)
4_轮系在工程中的巧设计应用(二)
5_行星轮系的效率
第三讲 行星轮系的类型选择及设计的基本知识 1_行星轮系的类型选择(一)
2_行星轮系的类型选择(二)
3_行星轮系设计的基本知识(一)
4_行星轮系设计的基本知识(二)
5_行星轮系设计的基本知识(三)
第十四周 第十二章 其他常用机构 第一讲 常用间歇运动机构 1_其他常用机构
2_棘轮机构(一)
3_棘轮机构(二)
4_棘轮机构(三)
5_槽轮机构(一)
6_槽轮机构(二)
7_擒纵机构
8_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
9_不完全齿轮机构
10_星轮机构
第二讲 组合机构 1_什么是组合机构?
2_组合机构的类型、特点及应用(一)
3_组合机构的类型、特点及应用(二)
4_组合机构的类型、特点及应用(三)
5_组合机构的类型、特点及应用(四)
第三讲 螺旋机构 1_螺旋机构的组成及传动特点(一)
2_螺旋机构的运动分析
3_螺旋导程角和头数的选用
第四讲 带有其他元器件的常用机构 1_带有挠性元件的传动机构——带传动
2_带有挠性元件的传动机构——链传动
3_带有挠性元件的传动机构——绳索传动
4_含有特殊元器件的广义机构
The most popular cour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