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要教学内容
(1)抱负元件与电路模型概念,线性与非线性的概念。
(2)电压、电流及其参考标的目的的概念。
(3)电阻元件、电压源、电流源和受控源的伏安关系及功率的计算。
(4)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5)时变与非时变的概念。
2.教学要求
了解时变与非时变的概念;
理解抱负元件与电路模型概念,线性与非线性的概念,电压、电流及其参考标的目的的概念;
掌握电阻元件、电压源、电流源和受控源的伏安关系及功率的计算,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3.重点、难点
重点:元件的伏安关系及功率计算、基尔霍夫定律。
难点:电压、电流及其参考标的目的的概念。
(二)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5学时)
1.主要教学内容
(1) 等效与等效变换的概念,电压源、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输入电阻。
(2)三角形与星形互换。
2.教学要求
了解电阻三角形与星形互换;
掌握等效与等效变换的概念,电压源、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输入电阻。
3.重点、难点
重点:等效与等效变换的概念,电压源、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输入电阻。
难点:含多个电源的混连电路的等效变换、电阻不合错误称三角形与星形互换。
(三)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6学时)
1.主要教学内容
(1)支路电流法和回路电流法。
(2)节点电压法和网孔电流法。
2.教学要求
了解支路电流法和回路电流法;
掌握节点电压法和网孔电流法。
3.重点、难点
重点:节点电压法和网孔电流法。
难点:节点电压法。
(四)电路定理 (8学时)
1.主要教学内容
(1)迭加定理和齐性定理。
(2)替代定理。
(3)戴维南和诺顿定理。
(4)对偶定理。
2.教学要求
理解替代定理,对偶定理;
掌握迭加定理和齐性定理,戴维南和诺顿定理。
3.重点、难点
重点:迭加定理和齐性定理,戴维南和诺顿定理。
难点:戴维南和诺顿定理。
(五)正弦电路的稳态分析 (20学时)
1.主要教学内容
(1)正弦量,相量法基础,有效值和相位差的概念。
(2)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
(3)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
(4)阻抗与导纳。
(5)电路的相量图表示法。
(6)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7)正弦稳态电路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和功率因数的概念及计算,复功率的概念及最大功率传输。
2.教学要求
理解正弦量的表示方法,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的功率和储能,电路性质及其判定;功率因数及提高,复功率的概念。
掌握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的伏安关系,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阻抗与导纳,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相量图,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正弦稳态电路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最大功率传输。
3.重点、难点
重点: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阻抗与导纳,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相量图,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
难点:相量运算、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六)含耦合电感电路分析 (6学时)
1.主要教学内容
(1)互感、互感系数、耦合系数、同名端的概念,耦合电感元件的VCR,去耦等效电路。
(2)含互感电路的分析。
(3)抱负变压器的伏安关系,阻抗变换作用,含抱负变压器电路的分析。
2.教学要求
理解互感、同名端、耦合系数的概念。
掌握耦合电感的VCR,含互感电路的分析,抱负变压器的伏安关系,阻抗变换作用,含抱负变压器电路的分析方法。
3.重点、难点
重点:耦合电感的VCR,含互感电路的分析,抱负变压器的伏安关系,阻抗变换作用,含抱负变压器电路的分析方法。
难点:互感的伏安关系,含互感电路的分析。
(七)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4学时)
1.主要教学内容
(1)周期函数分解为傅里叶级数。
(2)有效值、平均值和平均功率。
(3)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
2.教学要求
理解周期函数分解为傅里叶级数;
掌握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有效值、平均值和平均功率。
3.重点、难点
重点: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有效值、平均值和平均功率。
难点: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
(八)谐振电路 (4学时)
1.主要教学内容
(1)RLC串联谐振的概念,谐振的条件、特点、频率特性。
(2)RLC并联谐振的概念,谐振的条件、特点、频率特性。
2.教学要求
理解串联谐振与并联谐振的概念。
掌握RLC串、并联谐振电路的特点和频率特性。
3.重点、难点
重点: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特点和频率特性。
难点:RLC并联谐振电路的计算。
(九)二端口网络 (6学时)
1.主要教学内容
(1)二端口网络的方程和参数。
(2)二端口网络的等效电路。
(3)二端口网络的连接。
2.教学要求
了解二端口网络的等效电路,二端口网络的连接;
掌握二端口网络的方程和参数。
3.重点、难点
重点:二端口网络的方程和参数。
难点:二端口网络的参数计算。
(十)三相电路 (6学时)
1.主要教学内容
(1)对称三相电路。
(2)不合错误称三相电路。
(3)三相电路的功率。
2.教学要求
了解三相电路基本名词。
理解对称三相电路不合错误称故障分析,三相电路的功率;
掌握对称三相电路线电压与相电压关系、线电流与相电流关系,对称三相电路分析。
3.重点、难点
重点:对称三相电路线电压与相电压关系、线电流与相电流关系,对称三相电路分析。
难点:对称三相电路不合错误称故障分析。
(十一)动态电路分析 (9学时)
1.主要教学内容
(1)一阶电路方程的建立,换路定律及初始状态计算。
(2)时间常数的概念及计算。
(3)全响应的两种分解形式,零输入响应与零状态响应,暂态响应与稳态响应。
(4)阶跃函数和阶跃响应。
(5)直流电源作用下一阶电路全响应的三要素法。
(6)二阶电路方程的建立,固有频率的概念。
(7)二阶电路零输入响应的三种形式及其判别式。
2.教学要求
了解阶跃函数和阶跃响应;
理解一阶电路方程的建立,二阶电路方程的建立,固有频率的概念;
掌握会运用换路定律确定初始状态,时间常数的概念及计算,全响应的两种分解形式,直流电源作用下一阶电路全响应的三要素法,二阶电路零输入响应的三种形式及其判别式。
3.重点、难点
重点:会运用换路定律确定初始状态,时间常数的概念及计算,全响应的两种分解形式,直流电源作用下一阶电路全响应的三要素法,二阶电路零输入响应的三种形式及其判别式。
难点:一阶电路初始值的求解。
十二、课程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考试
成绩评定:成绩包含考勤10%,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60%。
十三、建议教材(指定教材)与教学参考书(学习资源)
建议教材:
1.《电路》(第五版),邱关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12年。
2.《电路分析》,胡翔俊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10年。
3.《电路分析基础》,巨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12年。
教学参考书:
1.《电路分析基础》(第四版),李瀚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6年。
2.《电路原理》,王定中主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年。
3.《电路分析基础学习指导》(第四版),李瀚荪、吴锡龙主编,2006年。
4.《电路学习指导与习题分析》(第五版),刘崇新、罗先觉主编,2006年。
5.《电路分析教程》(第三版),燕庆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12年。
The most popular cour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