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分析基础是电子信息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等电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它是研究电路理论的入门课程,也是工程上各种电工计算、电工设备性能分析和技术改造等工作的理论基础。课程理论严密、逻辑性强,有广阔的工程背景。本课程的学习对树立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不雅观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分析计算能力、实验研究能力和科学归纳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和任务:
1.学习集中参数、线性、非时变电路的基本理论与一般分析方法,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培养分析电路的基本思维能力与计算能力;
3.为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电路分析的理论基础。
1. 课堂理论教学(64学时)
① 电路的基础知识:(8学时)
绪论、实际电路与电路模型,电流、电压及其参考标的目的,功率(2学时)。
基尔霍夫定律,电阻元件,独立电压源、独立电流源、受控源(4学时)。
两类约束与电路方程,线性与非线性电阻的概念(2学时)。
② 电阻电路分析:(18学时)
等效的概念,线性电阻的串联和并联,实际电源两种模型的等效变换(2学时)。
支路电流法,节点分析法,网孔分析法,含受控源电路的分析(6学时)。
线性电路与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最大功率传输定理(6学时)。
抱负变压器的电压电流关系,及阻抗变换性质(2学时)。
替代定理,双口网络(2学时)。
③ 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12学时)
电容与电感元件,电容的电压电流关系,电感的电压电流关系,电容与电感的储能,一阶电路微分方程的建立(4学时)。
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全响应,时间常数,用三要素法求解一阶电路的响应(6学时)。
二阶电路,RLC串联电路的零输入响应(2学时)。
④ 正弦稳态分析:(26学时)
正弦时间函数的相量表示,有效值相量,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二端元件电压电流关系的相量形式(6学时)。
阻抗与导纳,正弦稳态电路分析(4学时)。
RLC串联谐振电路分析,谐振角频率,品质因素,通频带,带通滤波特性,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平均功率,功率因素,最大功率传输(共轭匹配),三相电路(10学时)。
耦合电感的电压电流关系,同名端,耦合系数,耦合电感的串联和并联,耦合电感的去耦等效电路,含耦合电感电路的分析(4学时)。
用叠加定理计算非正弦稳态电路的电压电流,非正弦稳态电路的平均功率;功率因数补偿问题(2学时)。
2. 课程设计(2学时,每人选作一标题问题,自选,课外完成)
3. 课堂习题课(6学时)
电阻电路分析(2学时)
动态电路、一阶电路(2学时)。
正弦稳态电路、去藕电路(2学时)。
The most popular cour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