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金融市场体系
第一节 全球金融体系
金融市场的概念(掌握)
金融市场是指以金融资产为交易对象,以金融资产的供给方和需求方为交易主体形成的交易机制及其关系的总和。广义:实现货币借贷和资金融通、办理各种票据和有价证券交易活动的市场。金融市场是交易金融资产并确定金融资产价格的一种机制。
金融市场的分类(熟悉)
1. 按交易标的物划分:
货币市场:“短期金融市场”“短期资金市场”,融资期限在一年及一年以下的金融市场(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回购协议市场<质押式、买断式、开放式>、货币市场基金、大额可转让按期存单市场CDs、短期政府债券市场、银行承兑汇票市场);
本钱市场:“长期金融市场”“长期资金市场”,期限一年以上的各种资金借贷和证券交易的场所。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基金市场。
金融衍生品市场:以杠杆或信用交易为特征,期货、期权、互换及远期等。
外汇市场、保险市场、黄金市场及其他投资品市场。
2. 按交易对象是否为新发行划分:发行市场(一级市场、初级市场);流通市场(二级市场、次级市场)
3. 按照交易中介划分:直接金融市场、间接金融市场(银行等信用中介机构作为媒介)
4. 按地域范围划分:国际金融市场、国内金融市场
5. 按有无固定场所划分:有形金融市场、无形金融市场
6. 按交割期限划分:金融现货市场、金融期货市场、金融期权市场
7. 按照交易对象的交割方式划分:即期交易市场、远期交易市场
8. 按照交易对象是否依赖其他金融工具划分:原生金融市场、衍生金融市场
9. 按照价格形成机制划分:竞价市场、议价市场
影响金融市场的主要因素(了解):经济、法律、市场、技术、体制或办理
金融市场的特点(熟悉)
商品的特殊性:以货币头寸、票据、债券、股票等为交易对象。
金融市场具有价格的一致性:利率在市场作用下趋于一致。
交易活动的集中性和交易场所的非固定性
金融市场是一个自由竞争市场
金融市场的非物质化:帐户上金额的变换
金融市场交易之间主要是借贷关系,表现了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的原则。
现代金融市场是信息市场
交易主体的可变性:企业、个人、家庭
金融市场的功能(掌握)
1. 本钱积累
2. 资源配置:资源配置、财富再分配、风险再分配
3. 调节经济:直接调节、间接调节
4. 反映经济
非证券金融市场的概念(熟悉):除证券外其他金融工具发行和交易的场所。
非证券金融市场的分类(了解):股权投资市场、信托市场、融资租赁市场
全球金融市场的形成及发展趋势(了解):货币-银行-证券-信用形式的发展;一体化、证券化、创新趋势
国际资金流动方式(了解):
本钱使用期限长短划分:长期(国际直接投资、国际证券投资、国际贷款);短期(贸易本钱流动、银行本钱流动、保值性本钱流动、投机性本钱流动)
本钱跨国界流动标的目的划分:本钱流入、本钱流出
全球金融体系的主要参与者(熟悉):政府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个人、中央银行。
金融危机的教训(了解)
第二节 中国的金融体系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金融市场的演变历史(了解):1990年11月,第一家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1990年12月,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1992年10月,证监会成立。1998年11月保监会成立。1999年5月上海期货交易所成立。2003年3月银监会成立。
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熟悉):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 1948年12月成立)+金融监管机构(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国家外汇办理局+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政策性金融机构(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商业性金融机构(银行业金融机构、证券机构、保险机构)
影响我国金融市场运行的主要因素(了解):股指期货、国际本钱流动、欧元区的形成、人民币汇率改革
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的有关情况(了解)
我国金融市场“一行一委两会”的监管架构(熟悉)
中央银行的主要本能机能(了解):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
存款准备金制度与货币乘数的概念(熟悉):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货币乘数:指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
m=(Re+1)/(Rd+Re+Rc) 其中Rd,Re,Rc别离是法定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现金比率。
货币政策的概念、办法及目标(掌握):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办法。中央银行通常采用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等货币政策手段调控货币供应量。目标:不变物价、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平衡国际收支
货币政策工具的概念及作用原理(掌握):常规性工具(存款准备金政策-存款准备金率上升,利率上升;再贴现政策-提高再贴现率,利率上升;公开市场业务-买入证券,利率下降)、选择性工具(消费者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优惠利率)、补充性工具(直接信用控制工具、间接信用控制工具)、新工具(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常设借贷便当SLF、中期借贷便当MLF)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了解):M-r-I-E-Y:供给-利率-投资-支出-收入
第三节 中国多层次本钱市场
本钱市场的分层特性(掌握):投资者和融资者
多层次本钱市场的主要内容与结构特征(掌握):主板市场(含中小板)、二板市场(创业板市场)、三板市场(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四板市场(区域股权市场)
中国多层次本钱市场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熟悉)
场内市场的定义、特征和功能(熟悉):证券交易所组织的集中交易市场,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和交易活动时间;集中交易、公开竞价、经济制度、市场监管严密;提供证券交易场所、形成与公告价格、集中各类社会资金参与投资、引导投资的合理流向。
场外市场的定义、特征和功能(熟悉):分散无形的市场、做市商制度、以未能在证券交易所批准上市的股票和债券为主、议价方式进行交易、监管较宽松;拓宽融资渠道、为不能上市交易的证券提供流通场所、提供风险分层的金融资产办理渠道。
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的概念,上市公司的类型和办理规定(熟悉):中小板块指流通盘大约在1亿元以下的创业板块。
1. 股票型上市公司:股票已向社会公开发行;股本不少于3000万元;公开发行的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以上,股本超4亿元,向社会公开发行10%以上;近3年无重大违法行为;开业3年以上,近3年连续营利。
2. 债券型上市公司:已公开发行债券;债券期限1年以上;债券实际发行额不少于500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净资产不低于3000万元,有限责任公司净资产不低于600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应有2人以上200人以下的发起人,全体发起人的首次出资额不低于注册本钱的20%。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的类型和办理规定(熟悉)
私募基金市场、区域股权市场、券商柜台市场、机构间私募产品报价与办事系统的概念与特点(熟悉)
第二章 证券市场主体
第一节 证券发行人
证券市场融资活动的概念、方式及特征(掌握):资金盈余单位和赤字单位之间以有价证券为媒介实现资金融通的金融活动;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直接融资的概念、特点和分类(掌握):直接性;分散性;信誉的差异性较大;部分不成逆性;相对较强的自主性。 分类:商业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民间个人信用。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区别(熟悉):间接融资经过金融机构
证券发行人的概念和分类(掌握):企业类、金融机构类和政府类
政府和政府机构直接融资的方式及特征(熟悉)
企业(公司)直接融资的方式及特征(熟悉)
金融机构直接融资的特点(掌握)
直接融资对金融市场的影响(熟悉)
第二节 证券投资者
证券市场投资者的概念、特点及分类(掌握):以取得利息、股息或本钱收益为目的而买入证券的机构和个人; 特点:分散性和流动性;投资的目的性;市场的支撑性; 分类: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
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的结构及演化(了解)
机构投资者的概念、特点及分类(掌握)
机构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熟悉)
政府机构类投资者的概念、特点及分类(熟悉):为了调剂资金余缺和宏不雅观调控
金融机构类投资者的概念、特点及分类(掌握):证券经营机构,银行业金融机构,保险经营机构,主权财富基金。
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的概念与特点(熟悉):单个境外投资者持股比例不超持有公司股票股份总数的10%,所有境外投资者对一家上市公司持股不超30%。
企业和事业法人类机构投资者的概念与特点(掌握):企事业单位。资金庞大、收集信息能力强、投资侧重本金安全、彻底的分散投资、决策与行动效率低。
基金类投资者的概念、特点及分类(掌握):证券投资基金、社保基金、企业年金基金、社会公益基金。
个人投资者的概念(掌握):自然人。
个人投资者的风险特征与投资者适当性(熟悉)
第三节 中介机构
证券公司的定义(掌握)
我国证券公司的发展历程(了解)
我国证券公司的监管制度及具体要求(掌握):以诚信与资质为标准的市场准入制度,以净本钱为核心的经营风险控制制度,合规办理制度,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存管制度,信息报送与披露制度
证券公司主要业务的种类及内容(掌握):证券经纪业务,证券投资咨询业务,与证券交易、证券投资活动有关的财务顾问业务、证券承销与保荐业务、证券自营业务、证券资产办理业务、融资融券业务、证券公司中间介绍IB业务、直接投资业务
证券办事机构的类别(熟悉)
对律师事务所从事证券法律业务的办理(熟悉)
对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从事证券、期货相关业务的办理(熟悉)
对证券、期货投资咨询机构的办理(熟悉)
对资信评级机构从事证券业务的办理(熟悉)
对资产评估机构从事证券、期货业务的办理(熟悉)
对证券金融公司从事转融通业务的办理(掌握):证券金融公司与证券公司之间的融资融券业务。证券金融公司应当每一会计年度结束之日起4个月内向证监会报送年度报告,每月结束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报送月度报告。
证券办事机构的法律责任和市场准入(熟悉)
第四节 自律性组织
证券交易所的定义、特征及主要本能机能(掌握):是为证券集中交易提供场所和设施,组织和监督证券交易,实施自律办理的法人。设立和闭幕由国务院决定。
证券交易所的组织形式(熟悉):公司制和会员制。交易所设会员大会、理事会和检察委员会。上交所和深交所是会员制。
我国证券交易所的发展历程(了解):90年萌芽期,91-96年初步发展,99年后进一步规范发展。
证券业协会的性质和宗旨(了解):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法人
证券业协会的历史沿革(了解)
证券业协会的职责和自律办理本能机能(熟悉):会员办理,从业人员办理
证券业协会的机构设置(了解):最高权利机构是会员大会,理事会是执行机构。会员大会2/3以上会员出席,2/3以上表决通过。每4年至少召开一次,理事会认为有必要或1/3以上会员联名提议时可召开临时会员大会。常务理事会每半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监事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
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的设立条件与主要本能机能(熟悉):提供上深交所上市证券的存管、清算和登记办事。自由资金不少于2亿元,具有证券登记、存管和结算的必需设施和场所,从业人员有证券从业资格,国务院证券监督办理机构规定的其他条件。
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的登记结算制度(熟悉):证券实名制,货银对付的交收制度,分级结算制度和结算参与人制度,净额结算制度,结算证券和资金的专用性制度
证券投资者庇护基金的来源、使用、监督办理(掌握):来源:上深交所在风险基金达到上限后,交易经手费的20%纳入基金;所有境内注册的证券公司,营业收入的0.5%-5%缴纳;发行证券时申购冻结资金的利息收入;追偿所得和受偿收入;捐赠。用途:证券公司关闭或被接管时,对债权人予以偿付。
中国证券投资者庇护基金公司设立的意义和职责(熟悉)
The most popular cour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