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的基本要求
口工程经济学是工程技术与经济核算相结合的边缘交叉学科,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密切交融的综合科学一门与生产建设、经济发展有着直接联系的应用性学科。通过本课程教学,学生应达到下列学习目标和要求:
1、了解工程经济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内容、工程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历史。
2、在投资、成本和利税的彼此关系的基础上,掌握投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及多项目方案的经济性比力与优选方法。
3、掌握工程项目的财务评价方法。
4、了解工程项目的财务评价和费用效益评价。
5、熟悉包含风险因素的不确定分析。
6、了解设备的更新与选择。
7、熟悉价值工程
章节内容
口第一章基本概念
口第二章货币等值计算
口第三章投资方案的评价判据
口第四章折旧与企业所得税
口第五章工程方案的比力和选择
口第六章建设工程项目投资的财务分析
口第七章公共项目的经济分析
口第八章不确定性分析与风险分析
口第九章价值工程
第一章基本概念
口一、工程技术的两重性
口二、工程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出发点
口三、工程经济分析的原则和方法框架
口四、货币的时间价值
口五、建设工程项目周期的概念
口六、建设工程项目周期各阶段对投资的影响
口七、决策程序
口八、讨论与复习
基本要求:
本章重点:阐述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工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分析方法,货币的时间价值等内容。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应该明确工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两重性以及工程技术与经济的关系,对工程经济学课程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有初步认识,并在今后的学习中注意区分掌握相关概念。
重点与难点:技术和经济的关系;工程经济分析的原则和方法框架;机会成本和沉没成本的概念;现金流量与财务分析中收入和费用的区别;资金时间价值及其产生的原因。
第一章绪论
工程经济学(Engineering Economics)
工程经济学:是工程学与经济学的交叉边缘学科。含义:运用经济理论和定量分析方法,研究工程投资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任务:以有限的资金,最好地完成工程任务,得到最大的经济效益。
一、工程技术的两重性
I、科学的概念
增加人类已经积累起来的系统性知识,发现自然和社会规律。
2、技术的概念
利用先进技术创造新的商品或办事(Goods and Services);或者利用更好的方法生产已经存在的商品或办事。
3、技术的评价标准
经济性评价标准。
考虑到具体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综合考虑到时间维的短期和长期。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必需考虑经济效益和经济效率(Effectively and Efficiently),即分析功能价格比Value=Function/Cost,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二、工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出发点
1、工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项目的经济性1)一个项目(Project)具有独立的功能(Functions)
和明确的费用投入(Expenses)。
2)考虑到分析评价简便性的项目分解和系统性分析不雅观点。
2、出发点(From the point of view)
1)从企业或投资者角度,以市场价格作为参照系的财务评价;
2)从地区或国家角度,综合考虑资源配置效率的国民经济评价;
3)考虑到就业率、分配公安然安祥社会不变等方面的社会评价。
三、工程经济分析的原则和方法框架一)形成尽可能多的备选方案
1、所谓决策(decision-making),就是做出抉择(make choice),就是从两个或两个以上备选方案(alternatives)中选出最优方案。
关键是质疑:是否还有其它替代方法?
2、时间维度的考虑,何时启动项目是最佳时机?
3、“有无对比法”和“前后对比法”。
“有无对比法/前后对比法”的说明口有无对比法是将有这项投资所发生的一切与无该项投资所发生的一切进行对比;口前后对比法是将投资之前和投资之后的某两个时间点的状况予以对比。
1)“零”方案或“无”方案。是保持原有的状态延续的方案,所谓“不干什么”或“无”项目方案(doing nothing)。
2)采用“有、无”对比法(with vs.
without),规避“前、后”对比法(before vs.
after)。
二)形成比力的基础,着眼方案的差异1、可比性原则
如果两个方案使用寿命不同,就不能简单地直接比力总费用。
2、差异性原则
功能完全相同,只比力费用大小;费用完全相同,只比力功能和效用凹凸。
3、增量分析的原则(边际分析的原则)增量投资与增量效益比力,不需要考虑总量变化。
三)选择恰当的成本费用数据1、按交易发生时的凭证加以记录,称为会计成本,也称账面或历史成本。
2、按一按时间单位核算的成本,如:1)折旧、分摊费用处理;2)应收未收、应付未付帐款的处理等。
3、出于其它角度的成本定义与分类,如:1)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单位产品成本;2)制造成本、使用成本、全寿命周期成本;3)显性成本、隐性成本;等等。
4、机会成本、沉没成本。
1)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简单地说,在互斥方案选择中,选择其中一个而非另一个时所放弃的最佳收益就是机会成本。(将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资源置于特定用途时所放弃的最大可能收益)
2)沉没成本(sunk cost)
沉没成本是指过去已经发生的一种成本,它是已经花费金钱或资源。(决策时过去已经发生而现在无法得到补偿的成本费用)
四)选择恰当的评价量纲和评价判据通过各种指标(index)和判据(criterion)构成的指标体系,对一个项目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综合评价。
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货币指标与实物指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
五)不确定性分析
1、时间是一维的,过去不能决定将来;
2、过程是不成逆转的,创新是过程演变的本质;
3、未来是不确定性的和随机概率性的;
4、承受“可以承受得起”的风险。
五、建设工程项目周期的概念
建设工程项目周期,使指一个建设工程项目从提出投资意向开始,直到竣工验收投产和总结评价的投资全过程。
1、建设工程项目决策阶段,也称为工程项目建设前期工作阶段。
1)投资意向。产生投资意向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投资主体拥有闲置资源,寻找投资机会,即建立在可能基础上的投资意向;另一方面可能是投资主体发现较好的市场投资机会,这是建立在需要基础上的投资意向。
2)市场研究与投资机会分析。
3)项目建议书。就是用书面的形式,把投资机会分析的结果予以表达,并作为决策依据。
4)初步可行性研究。如果决策者接受项目建议书所提出的投资构想,则通过建设项目初步可行性研究将投资方案进一步具体化。
5)可行性研究(又称详细可行性研究)。是对一个初步可行性研究提出的一个或几个项目若干种可能的方案分析论证,本色上是一个投资方案的具体确立和构造。
丰可行性研究是决定一个项目投资与否的最重要环节,是项目决策的直接依据。
6)项目评估决策及立项。通过以上6项工作,以文字形式解决项目选择问题。
2、建设工程项目设计阶段对于大型技术复杂的设计可以分为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对于一般的项目可以只做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编制设计任务书,落实建设前期的方案选择。
1)初步设计。它应按照设计任务书,具体地构造工程投资方案,并做出工程的初步概算。
2)技术设计。对于重大项目或特殊项目,为解决具体的技术问题所进行的设计。
3)施工图设计。即按照初步设计和技术设计所进行的详图设计。在施工图设计阶段,一般要编制工程预算。上述,以图纸、沙盘、模型和三维动画拟定项目具体方案。
3、建设项目施工阶段
1)施工组织设计。即落实设计文件,是联系设计阶段和施工活动的桥梁。
2)施工准备。以施工图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为依据,由施工企业进行的第一项具体工作。
3)施工过程。即由施工企业具体配置各种要素形成投资产品的过程。
4)生产准备。在施工接近结束时,由投资者进行的,为项目投产使用所进行的准备工作。
5)竣工验收。它是对投资产品全面检查与评定。
上述5步,以实物产品实现投资方案。
4、建设项目总结评价阶段1)投产运营和投资回收。即投资资金的回收过程。
2)项目后评价。在项目投资运营阶段,按照实际运行结果,对项目决策、设计和施工安装各阶段的工作进行综合评价,它是一种分析研究和总结提高性的工作。
七、决策程序
投资决策将包罗:
#第一,确定目标。如年利润最大化,既有年利润又有市场扩展等;丰第二,能够达到已确立目标之备选方案的识别;#第三,预测每种方案实现目标的效果,即预测每种方案的成本收益流;丰第四,方案评价;第五,决策。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考虑方案评价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考虑无形因素的影响。
The most popular cour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