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背景与目标
在台湾大学开设的 “东坡词” 课程,通常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宋代文学家苏轼(东坡)词的艺术魅力、文化内涵以及在词史上的重要地位。苏轼的词风格多样,题材广泛,通过这门课程可以帮助学生领略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例如,课程目标可能包括让学生掌握东坡词不同风格的代表作品,如豪放风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婉约风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理解词中的意境、情感表达以及所蕴含的哲理。
课程内容安排
东坡词的生平背景与创作阶段
首先会介绍苏轼的一生经历,包括他在政治上的坎坷遭遇(如乌台诗案)、多次被贬谪的经历(黄州、岭南、儋州等地)。这些经历对他的词风转变有着深远的影响。例如,在黄州时期,苏轼写下了《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体现了他在困境中豁达超脱的心境。
然后按照时间顺序梳理苏轼词的创作阶段,早期作品可能受传统婉约词风的影响,风格较为细腻;中年之后,尤其是经历诸多挫折后,词风逐渐开阔豪放,如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展现了他对历史和人生的壮阔思考。
东坡词的题材与主题
课程会详细讲解东坡词的各种题材。爱情题材方面,虽然他的爱情词数量相对较少,但也有独特之处,如《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通过悼念亡妻,展现了深情厚谊,词中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成为千古名句。
田园题材的词,像《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描绘了乡村生活的淳朴和宁静,展现了苏轼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还有咏史题材,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他借对三国赤壁之战的缅怀,抒发自己的壮志豪情和对人生的感慨。
东坡词的艺术特色
讲解词的音律特点。苏轼填词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词律的严格束缚,具有相对的灵活性。例如,他的一些词在押韵方式、句式长短等方面有自己的创新,这种创新使得他的词更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情感。
分析东坡词的语言风格。他的词语言清新自然,既有高雅的文学性,又融入了口语化的表达。如在《满庭芳・蜗角虚名》中,“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语言通俗易懂,却又极具感染力。
重点阐述东坡词的意境营造。他善于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哲理思考相结合,创造出深邃而宏大的意境。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通过对明月的描写和对宇宙、人生的追问,营造出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
课程目录:
01.東坡詞 01. 導論:東坡其人其詞(上)The most popular cour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