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是周代禮樂文明的直接產物,是周代現實社會的直觀反映,它以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內容,為後人提供了一面認識西周社會的鏡子。《詩經》收錄了我國現存最早的一批詩歌創作,上限在西周之初,下限在春秋中葉,前後經歷五、六百年。這一段時間裡,保留於後世的文獻資料有限,有些文獻還存在著真偽紛爭,《詩經》則無任何真偽問題,所以被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認為是最可信的文獻資料。
《詩經》內容豐富,有很強的現實性。許多作品表現出對時政的規勸和批評,對國事的關注和憂心,對生活的嗟歎和思考,對婚姻愛情的悲喜和傾訴,顯示了執著現實的可貴態度和直面人生的積極精神。《詩經》創立了許多母題,一直為後代文人傳承和再現。如征夫思女之念,棄婦無助之苦,悲秋傷春之慨,送行離別之情,又如黍離之悲(亡國),板蕩之鑒(戰亂),棠棣之愛(兄弟),嚶鳴之求(伴侣),對後世文學創作影響深遠。其最大的貢獻,在於奠定了國民的文化心理,促進了民族精神的凝聚與形成。
漢代以降,《詩經》由儒家一派之經變為王朝乃至天下的經典,在歷朝歷代都受到極大的重視,有關研究著述至少在兩千種以上。大體說來,《詩經》學的發展,經歷了《詩經》的成書、《詩經》在春秋戰國的流傳、兩漢四家詩紛爭、鄭玄王肅之爭與《詩經》漢學的終結、《詩經》宋學、《詩經》清學等幾個階段。
本課程基於對周文化一體性的認識,採用主旨分類的編排方式,打破了《詩經》原有篇目的順序。這不僅有利於初學者切實有效地把握《詩經》一書的整體內容,且有利於研究者從整體上把握周代的政治經濟及社會生活風貌。課程共計八章,第一章講述《詩經》的概況,包罗《詩經》的成書、基本特徵、分類、地域和時代以及《詩經》的讀法等方面。第二到八章按類別講解《詩經》的農事詩、戰爭詩、勞役詩、婚戀詩、宴飲詩、讚美祝福詩和諷刺勸告詩。另有一章是以上專題之外的重要詩篇的選讀。每章約6-11課時,每課時約10-15分鐘,每週學習時間約1.5-2.5小時,其中第五章婚戀詩和第七章讚美詩內容較多,每週學習時間約3小時,在進入此章學習時還請同學們注意靈活把握時間。
课程目录
1-1.1.1 诗经是什么
2-2.1.2 诗经六义(上)
3-3.1.3 诗经六义(下)
4-4.2.1 王官采诗说
5-5.2.2 孔子删诗说
6-6.2.3 三家诗与毛诗
7-7.2.4 研读《诗经》的必读书
8-8.3.1 《诗经》产生的历史背景
9-9.3.2 西周封建的大要
10-10.3.3 《诗经》的创作历程
11-11.4.1 关于礼乐文明
12-12.4.2 礼仪形态
13-13.4.3 礼乐代表的内容
14-14.4.4 《商颂》诗篇考证
15-15.5.1 关于大武乐章
16-16.5.2 前人关于大武乐章的讨论
17-17.5.3 大武乐章的还原
18-18.5.4 大武乐章的内涵
19-19.6.1 西周的祭祖
20-20.6.2 颂歌唱什么(上)
21-21.6.3 颂歌唱什么(下)
22-22.7.1 西周重农不雅观念
23-23.7.2 早期的农事典礼:籍田典礼
24-24.7.3 西周中期的诗篇:恭王时期
25-25.8.1 诗经中的宴饮诗
26-26.8.2 宴饮诗之《湛露》
27-27.8.3 宴饮诗之《伐木》
28-28.8.4 宴饮诗之《常棣》
29-29.8.5 宴饮诗之《宾之初筵》
30-30.9.1 西周战争诗之《出车》
31-31.9.2 西周战争诗之《采薇》
32-32.9.3 西周战争诗之《东山》
33-33.9.4 西周战争诗之《兔》
34-34.10.1 西周社会中的婚姻
35-35.10.2 《关雎》正读
36-36.10.3 古代婚姻中的六礼
37-37.10.4 《关雎》题材考证
38-38.10.5 《关雎》的艺术特色
39-39.11.1 政治抒情诗的特殊地位
40-40.11.2 西周后期的《诗经》创作
41-41.11.3 《民劳》解读
42-42.11.4 《荡》解读
43-43.11.5 《节南山》解读
44-44.12.1 《思齐》解读
45-45.12.2 《采蘩》解读
46-46.12.3 两首鸡鸣诗
47-47.13.1 《柏舟》解读
48-48.13.2 《谷风》解读
49-49.13.3 《氓》解读
50-50.14.1 野性婚俗下的欢爱
51-51.14.2 采诗不雅观风的假说
52-52.14.3 自由婚俗的多样性
53-53.15.1 国风与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
54-54.15.2 文化的发现和抢救(上)
55-55.15.3 文化的发现和抢救(下)
56-56.16.1 对先贤的怀念
57-57.16.2 献给母亲的歌
58-58.16.3 悼亡诗的源头
59-59.16.4 郑风中的新声
60-60.16.5 兄弟团结之歌
61-61.17.1 四条精神线索
62-62.17.2 《诗经》中的内涵(上)
63-63.17.3 《诗经》中的内涵(下)
64-64.18.1 断章取义的赋诗言志
65-65.18.2 孔门谈诗
66-66.18.3 汉代经学
67-67.18.4 理学的研究
68-68.18.5 近代用新材料解释《诗经》
69-69.18.6 《诗经》研究展望
The most popular cour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