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先秦
(一)原始社会
1.旧石器时代
中国原始社会的旧石器时代从血缘家族到氏族制的出现,使用打制石器。
(1)元谋人:旧石器时代初期,云南元谋县,距今约170万年,已知的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会利用自然火制作熟食。
(2)蓝田人:陕西蓝田县。距今约80万年。
(3)北京人: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距今约50万年。会制造石器,能使用天然火。
(4)丁村人:早期智人,旧石器时代中期,距今约10万年。使用打制石器,处于血族群婚阶段(血缘家族)。
(5)山顶洞人:晚期智人,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上的山洞里,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1.8万年。使用钻孔、磨光新技术,制造石器、骨器,懂得人工取火。过着氏族公社的社会生活。
2.新石器时代
中国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从母系氏族的繁荣到原始社会的解体,使用磨制石器,包罗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两个阶段。
(1)母系氏族:
①半坡遗址:陕西西安,距今五六千年前,过着定居的农业生活。
②河姆渡遗址:浙江余姚,距今约6千年前。过着定居生活。
(2)父系氏族公社(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的过渡阶段):
①龙山文化遗址:也称为“黑陶文化”,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广大地区,由仰韶文化发展而来。
②大汶口文化遗址:位于山东泰安地区大汶口,距今四五千年。已出现私有财产,有明显的贫富分化。
(二)奴隶社会
1.夏朝(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家天下:由“公天下”变成“家天下”,采用父子兄弟相传的世袭制。
青铜爵是目前所知的中国最早的青铜容器。
2.商朝(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
后母戊鼎:中国殷代青铜器的代表作。
3.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0年):
定都镐京(今西安)。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西周的礼乐制度和宗法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牧野之战:中国最早的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
分封制:西周的政治制度。
井田制: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烽火戏诸侯:周幽王——褒姒。
4.春秋(前770年—前476年):
定都洛邑(今洛阳)。周王室衰落,诸侯争霸。
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5.战国(前475年—前221年):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奖励军功,按功授爵;建立县制;奖励耕织,禁止弃农经商。变法使秦国逐渐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都江堰:秦国,李冰。仍在使用的年代最久的水利工程。
郑国渠:秦国,韩国水工郑国在秦国主持修建。
诸子百家:
(1)儒家:孔子(《春秋》、有教无类、德治、仁);孟子(性善论、仁政、民贵君轻);荀子(性恶论)。
(2)道家:老子(无为);庄子(天人合一、清静无为、庄周梦蝶、庖丁解牛)
(3)法家:韩非子(法术势结合)
(4)墨家:墨子(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专题二 秦汉
(一)秦朝
1.秦朝建立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封建帝制:第一次建立了封建帝制——始皇帝。
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焚书坑儒。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2.秦朝灭亡
大泽乡起义:陈胜、吴广率领众人举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旗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揭竿而起”。
(二)汉朝
1.西汉时期
休养生息:汉高祖刘邦在政治上推行黄老“无为而治”,在经济上采取“休养生息”政策。
文景之治:文帝、景帝统治时期,继续崇尚黄老“无为而治”政治。——七国之乱。
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盐铁官营。推恩令。
司马迁《史记》——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丝绸之路:张骞出使西域。葡萄、石榴、胡桃传入中国。
西域都护府:公元前60前设立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新疆)的事务。
2.东汉时期
光武中兴:刘秀沿用汉国号,定都洛阳。
班超出使西域:投笔从戎。
班固:《汉书》——第一部内容完整的断代史。
黄巾起义:以道教的一支——太平道首领张角为首的头戴黄巾为标识表记标帜的农民起义。
专题三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一)三国
官渡之战:曹操与袁绍沿黄河下游南北对峙。
赤壁之战:曹操与孙权、刘备在赤壁决战。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乐不思蜀:刘禅。
(二)两晋
三国归晋:265年,魏权臣司马炎迫使魏帝“禅让”,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
八王之乱:西晋时期的皇族内乱。
五胡乱华:匈奴、羯、鲜卑、羌及氐为主,统称五胡。
淝水之战:前秦和东晋。风声鹤唳;杯弓蛇影;东山再起。
(三)南北朝
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南朝:宋、齐、粱、陈。
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为了加强统治,北魏孝文帝吸取汉族地主阶级的统治经验,于485年进行改革。
专题四 隋唐五代
(一)隋朝
科举制:隋炀帝时期正式形成。
三省六部:尚书省、内史省(中书省)、门下省;吏部、户部、兵部、礼部、刑部、工部。
大运河:隋炀帝,把都城从长安迁到洛阳,开凿了大运河,全长四千多华里,南北贯穿今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等广大地区,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当时世界上的巨大工程之一。
(二)唐朝
贞不雅观之治:唐太宗。玄武之变。
武则天:创立了武举制度和殿试。
开元盛世:唐玄宗。
安史之乱:唐玄宗;安禄山;史思明。
玄奘取经:《大唐西域记》。
鉴真东渡:鉴真,东渡日本,是日本佛教南山律宗的开山祖师。
黄巢起义:王仙芝、黄巢。
(三)五代十国
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专题五 宋元明清
(一)宋朝
陈桥兵变:赵匡胤在东京(河南开封)东北的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取代后周,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史称北宋。杯酒释兵权。
檀渊之盟:宋真宗。
王安石变法:宋神宗。青苗法、市易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报价法等。
靖康之耻:北宋灭亡。
(二)元朝
行省制度:在中央设置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管辖大都及附近地区。在其他地区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由中央派官吏办理。
元朝在中央设置宣政院,负责办理全国佛教和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元朝中央政府在西藏委派官吏,驻扎军队,清查户口,征收赋税,实行有效管辖,使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一个行政区域。
(三)明朝
八股取士:明朝学校分为国子学和府(州)县学两种,国子学的学生叫做“监生”,多为官僚地主的子弟,毕业后可直接做官或通过科举做官。府(州)县学中试的学生叫做“生员”(通称“秀才”),“生员(秀才)”至布政使司(省)参加乡试,合格的称作“举人”。“举人”到京师参加礼部的会试,考中者称为“贡士”。“贡士”经皇帝主持的殿试(复试),考中后为“进士”。“进士”分为一、二、三甲,一甲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三元及第(解元、会元、状元)。
郑和下西洋:从1405年~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航海,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地区。
一条鞭法:张居正。
郑成功收复台湾:明末清初,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中收复台湾。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建立大顺政权。
(四)清朝
军机处:成立于雍正七年(1729年)。清朝中后期的中枢权力机关,标识表记标帜着清代封建中央集权发展到了顶点。
理藩院:办理边陲少数民族地区事务的机关,掌管表里蒙古及青海、新疆、西藏等地区的蒙、维、藏族事务,也掌管部分外交事务。
康乾盛世: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摊丁入亩。
雅克萨之战:《尼布楚条约》。
《四库全书》: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部丛书,分为经、史、子、集四类。
【练习题】
1.【单选】下列文化遗址属于旧石器时代的是( )
A.半坡遗址
B.大汶口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周口店遗址
2.【单选】有学者认为,先秦时期某学派主张积极救世,做事讲求道德;另一学派以其超凡脱俗、清静自然的美感和灵性弥补了前一学派的缺陷。该学者评述的两个学派别离是( )
A.儒家、道家
B.法家、墨家
C.法家、儒家
D.儒家、墨家
3.【单选】“杯酒释兵权”讲的是我国( )解除将领兵权所做的一种方式。
A.汉朝刘邦
B.唐朝李世民
C.宋朝赵匡胤
D.明朝朱元璋
4.【单选】“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诗句中的“汴州”指的是( )
A.开封
B.安阳
C.洛阳
D.许昌
5.【单选】中国最后一个奴隶制王朝是( )
A.周
B.清
C.秦
D.商
6.【单选】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成分割的一部分。元朝设立的办理西藏事务的中央机构是( )
A.理藩院
B.宣政院
C.西域都护府
D.乌思藏都指挥使司
【答案】1.D 2.A 3.C 4.A 5.A 6.B
The most popular cour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