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全集
  • 分类:有声读物
  • 观看人数:加载中...
  • 时间:2023-03-06 21:41

第1章 导论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如何看待他人,如何互相影响,以及如何与他人互相关联的学科。

社会思维:如何直觉自我和他人、我们相信什么、我们所做的态度、我们的态度。社会影响:文化、从众的压力、说服、群体。社会关系:偏见、攻击、吸引力与亲密关系、帮手。

科学并非是全然客不雅观的,研究“社会心理学”的科学家们也会受到影响(价值不雅观、行为解释等)。

“所有重要的东西在很早以前就提到过了。”——怀特海

一个好的学科应该是:

能有效概括大量的不雅观察结果。

能做出清晰的预测,以便于我们:

确证或修正理论

激发新的探索

指出可能的应用标的目的

第2章 社会中的自我

焦点效应(Spotlight effect):人们往往会把本身看做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关注程度。透明度错觉(illusion of transparency):容易感受到本身的,会高估别人对本身的认知。

人们高估本身表示出来的紧张程度

我们也倾向于认为我们的情绪总是表示得比实际情况更明显。

自我概念:

知道我们对与自我有关的信息进行特殊加工的自我图式。

我们梦想或害怕成为的可能自我。

东亚人的思维更具有整体性,从人际关系和环境的角度出发来思考人和物。影响偏差(impact bias):高估情绪时间的持久性影响。

人们很难预测本身未来情绪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其实没那么难,也没那么开心”,后来都成为了记忆片段。

免疫忽视现象(immune neglect)

双重态度系统(dualattitude system):控制我们社会行为的心理过程和解释我们行为的心理过程显然不同。

自尊是对自我价值的整体认识,影响我们如何评价本身的特点和能力。自我概念由很多因素决定:我们扮演的角色、我们所作的比力、我们的社会同一性,我们如何知觉别人对我们的评价,以及成功是失败经历。 真实且具体的反馈是最好的。(论如何夸人) 自恋者虽然通常有高自尊,但缺失关心他人。

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我们感受到有能力完成某项任务。控制点(locus of control):人们认为本身是命运的主宰者还是环境的牺牲者。

内控点

外控点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essness):当动物和人经历无法控制的不利事件时,他们习得了无助和被动。

当人们尝试去改变一种状态但毫无所获的时候往往会产生习得性无助,比拟之下,自我决定是靠成功的控制和改善自我状态的经验来支撑的。

自我办事偏差:自我办事归因,自我恭维的比力,盲目乐不雅观以及自身失败的虚假遍及性。自我办事归因(self-serving attributions):把好的结果归因于本身,而把坏的结果归因于其他。我们更乐意承认那些很久之前的缺点。防御性悲不雅观主义(defensive pessimism)

虚假遍及性效应(false consenus effect):过分高估或低估他人会像我们一样思考和行事的程度。

不能预测对方的不雅观念和本身不一致。在能力方面,当我们干的不错或获得成功时,**虚假独特性效应(false uniqueness effect)**更容易发生。

我们高估本身的不雅观点和弱点的遍及性(虚假遍及性),同时低估本身能力和品德的遍及性(虚假独特性)。积极自尊(良好的自我感觉和安全感)甚至可以使我们消除对最终死亡的恐惧。群体办事偏差

自我表露的办理 人们会用自我挫败行为来实现自我妨碍,用以为失败提供借口,从而庇护自尊。自我表露是指我们想要向外的不雅观众(别人)和内在的不雅观众(本身)展现一种受赞许的现象。

第3章 社会信念和判断

我们并非如实地对现实进行反应,而是按照我们对显示的建构做出反应。启动(priming):欢迎或者激活其中的某些特定联结。

我们对许多社会信息的加工是自动的。

人们事前的判断会强烈影响他们知觉和解释信息的方式。库勒乔夫效应:通过把持背景来控制人们对面部表情的知觉。我们说别人好话或者坏话的时候,人们也会把特质和我们联系在一起,这种现象称之为自发性特质转移。信念固执(belief perseverance):信念可以独立存在,并且支持它的证据被否按时仍会存活下来。我们成为了本身思维图式的囚徒,解决的方案是:解释相反的不雅观点。误导信息效应(misinformation effect):人们将误导性信息整合在他们的记忆中。

社会世界的判断

我们的思维有两个部分:一个部分受控制加工(controlled processing)(反思性的、沉思熟虑的和有意识的),另一个部分自动加工的(automatic processing)(冲动的、无需努力的、无意识的)。我们在面对一个艰难的决按时,我们花很多时间来考虑,然后等着我们无意识的信息加工过程带来的直觉结果。(给大脑充分的信息然后相信它)

过度自信现象(overconfidence phenomenon)

能力不足反而会促进过度自信倾向。验证性偏差(confirmation bias):人们会去找支持性的例证,而非尝试本身的直觉不成立。

对过度自信的矫正:

及时反馈。

分解一项任务。(解决规划谬误的问题)

设想本身判断出错的原因。

代表性启发式判断(representativeness heuristic):对某个事物评价时,在直觉的引导下,将其与某一类别的心理表征进行比力。易得性启发式判断(availability heuristic):越容易回想起某个东西,这个东西就越可能是真的。人们从一个鲜明的例证中得出一般公理的过程是非常迅速的。概率性忽视:我们为了小概率事件忧心忡忡。反事实思维(counterfactual thinking):对可能发生的事情的心理模拟。(只差一点太难受了)

错觉相关(illusory correlation):人们很容易将随机事件知觉为本身信念的支持。控制错觉(illusion of control):认为各种随机事件受我们的影响。趋均数回归(regression toward the average),人品守恒。

社会世界的解释

**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包罗我们如何解释行为。性格归因和情境性归因。归因理论在我们试图解释行为时:

一致性:个体在这种情景下出现类似行为的一致性如何

区别性:是否具体对应于该情景

共同反应:其他人在这种情景下出现类似反应的可能性如何基本归因错误(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归因时低估情景因素作用的倾向。基本性在于它在本质上影响着我们做解释的方式。

我们的思维模式总的来说具有必然的适应性,错误通常是我们将复杂信息简单化的策略的副产物。

社会期望的影响

自我实现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ies)。

第4章 态度与行为

内隐联想测试(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关于内隐:

内隐偏见遍及存在。

内隐偏见存在个体差异。

人们通常意识不到本身的内隐偏见。

当我们不雅观察个人总体的或通常的行为而非单独的某一次行为时,态度对于行为的预测效应变得更明显。镜子确实能使行为和内化的道德态度保持一致。

态度和行为互相支持。我们表露的态度和做出的行为各自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我们的态度能够预测我们的行为:

如果把“其他因素的影响”最小化,

如果态度与预测的行为紧密相关,

如果态度是强有力的。

登门槛现象(foot-in-the-door phenomenon):一步一步蹬鼻子上脸。对一个小行为的承诺可以让人们更愿意做一件更大的事。

“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并不是因为别人对我们好而喜欢他们,而是因为我们对他们好。”——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不仅态度会影响行为,行为也会影响态度。当我们做事时,我们往往会夸大事情的重要性,特别是当我们要负责时。社会角色规定的行为铸造了角色扮演者的态度。

我们不仅坚持本身相信的,也相信本身坚持的。

行为影响态度的原因:

自我表露:印象办理。想做一个态度和行为一致的人。

自我辩白:认知失调。认识失调(cognitive dissonance):当两种想法或信念(“认知”)在心理上不一致时,我们就会感到紧张(“失调”)。选择性接触(selective exponsure)与个人不雅观点一致的信息。理由不足(insufficient justification):我没有足够的理由做这个,所以我相信这个。当一个家长说:“整理好你的房间,不然我就狠狠把你凑一顿。”小伴侣就不能把这个行为内化为合理的行为。决策后失调:做了选择后,现在的选择就是最好的。我们的偏好会影响决定,而决定又会强化我们的偏好。

自我知觉(self-perception theory) 当我们摇摆不定或态度不明确时,我们就会处在局外人的位置上,从外部不雅观察本身。倾听本身的言语,了解本身的态度,不雅观察本身的行为。面部和躯体反馈效应(facial and body feedback effect) 过度合理化效应(overjustification effect),有外部报答时,自我知觉:“我这样做是因为我得到了报答。”不外没有预期的报答并不会破坏内在的动机。

理论比力

自我必定理论(self-affirmation theory):证明本身的行为和决定是一种自我必定;它庇护并维持了我们的诚心和自我价值。总结:

自我表露:为了给别人好印象来调整本身。

认知失调:把本身的行为合理化,尤其是外界理由少的时候,我们觉得本身对其负有责任。

自我知觉:我们的态度不坚定的时候,就会不雅观察本身的行为及其环境来推断我们的态度。

认知失调理论假定我们为本身的行为辩护,以此来减少我们内部的不适;

自我知觉理论假定同不雅观察和推断他人态度一样,我们会审视本身的行为并且做出合理的态度推断。

第5章 基因、文化与性别

自然本性与后天教养对人类的影响

自然选择(natural selection):

生物有许多不同的后代

这些后台在环境中彼此竞争以求保留

某些特定的生理和行为变异会提高他们在相应环境中繁殖和存活的概率

存活下来的后代更有可能将他们的基因传递给下一代

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族群特征可能会发生变化

规范(norms) 不同文化有不同的规范:

外向程度

严守时间

打破规则

私人空间

文化的相似性:

遍及的友谊规范

遍及的特质维度情绪不变性、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和尽责性

遍及的社会信念维度犬儒主义、社会复杂性、付出的回报、宗教性和命运控制。

遍及的地位等级规范 布朗普规范:1. 沟通的形式不仅反映社会距离也反映社会地位。2. 亲密感的进展往往控制在地位较高的人受众。

乱伦禁忌

战争规范

演化的不雅观点强调人类本性中共有的亲缘关系。文化的不雅观点强调人类的差异性——用以界定群体并代代相传的行为和思想。在必然程度上,人类其实是文化规范和角色的产物。

性别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女性比男性更重视亲密关系:

游戏

友谊

职业

家庭关系

微笑

同理心

女性通常更关心他人,表达更多的同理心和情绪反应(更擅长以非言语的形式表达情绪),以及用更多关系性的词汇描述本身。男人一般拥有更多的社会权利,且比女性更可能实施身体攻击。

演化与性别:与生俱来的行为

尽管生物因素在性别差异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社会角色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但本性赋予了我们适应各种不同环境的杰出能力。

文化与性别

儿童受到的文化影响大部分来自同伴。

基因、文化与性别各自的影响

社会情境的确会强烈地影响个体,但是个体也会影响社会情境。

特定的社会情境对人的影响通常会因人而异

人们通常会选择本身所处的环境

人们往往会创造本身的环境

生物因素在文化背景下起作用,而文化则建立在生物基础上。

第6章 从众与服从

从众即由于群体的压力而改变个体本身的行为或信念,其表示程度有两种。

顺从是迫于外部压力而与群体趋同但内心并不赞同;服从是顺从的一种,是指对直接命令的顺从。

接纳是指内心认可社会压力并在行动上保持一致。

行为和态度会彼此强化,小恶会助长态度,进而导致大恶。好人面对恶劣环境时,也会做出令人斥责的行为。

预测从众的因素

群体规模

多个小群体的一致意见使得某个不雅观点更为可信。

一致性

凝聚力

“归属于群体的压力”,群体凝聚力可以加强从众。

地位

塑造行为和信念的人地位越高,人们越容易从众。

公开的反应

当人们的反应是公开的(面向群体)时,人们更容易从众。

事前承诺

打脸实在太疼了。对某一行为和信念作出事前承诺,人们更可能坚持承诺而不从众。

影响个体从众的原因

规范影响:人们希望获得别人的接纳,我们希望得到别人的喜欢。公开反应时从众度较高。信心影响:他人提供的事实证据。遇到困难的决策任务时从众度也较高,这反应信息影响的力量,我们希望能正确行事。

从众的个体差异

人格、文化、社会角色。

抵制从众的社会压力

当社会强制变得过于高调,惹人注目,人们通常会表示出逆反心理——为了恢复自由感而公然违抗强制力量的动机。坚持本身的特别,虽然我们不希望本身太离群。

第7章 说服

与蛊惑比拟,教育以事实为基础,并且较少使用强制性手段。

说服的路径

人们对信息的看法也会影响说服。中心路径说服(central route to persuasion),当人们积极主动,并且能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外周路径说服(peripheral route to persuasion),如果人们接收信息时心不在焉、感觉与己无关或者只是太过忙碌,根本没有时间仔细推敲该信息的意义。

外周路径的说服只能导致肤浅且短暂的态度改变。

说服的要素

说服的要素包罗:说服者;说服内容;说服渠道;说服对象。

说服者

可信度(credibility,可知觉到的专业性和可靠性) 因为人们遗忘信息源或者遗忘其与信息之间的关系而导致的延迟性说服就是睡眠者效应(sleeper effect)。有魅力、精力充沛、自信的人往往更有说服力。站在自身利益对立面的说话者是真诚的。

吸引力(attractiveness)六个说服的原则(来自影响力》这本书):权威性、爱好、社会证明、互惠性、一致性、稀缺性。

相似性和专业性都具有吸引力:

主不雅观偏好:相似性。比如买衣服。

客不雅观事实:专业性。比如看牙医、今天是否会下雨。

说服内容:信息特点

关于理性还是感性的问题:因人而异,有良好教育背景或善于分析思辨的人更容易接受理性的说服。好表情效应 唤起恐惧效应不雅观点差异差异大小的取决于说服者是否可信。如果具有盛誉和权威,应该准备一个完整的计划;如果不是,则要采取温和点的诉求。正面说服和正反说服简单的正反两方面的信息能打消学生的顾虑。内心可能会有种“他是不是不知道背面的消息。”如果说服对象了解背面不雅观点,务必进行正反两方面的说服。首因对近因首因效应(primacy effect):最先呈现的信息最具说服力。近因效应(recency effect):比来的信息最具说服力。满足以下的情况,遗忘会造成近因效应:

时间长到足够分离两种信息

说服对象在接收第二种信息后立即表态 这个看起来就像“我忘了,所以现在成了首因。”

说服渠道

主动参与或被动接受 被动接受的说服效果时有时无。(重复宣扬就更容易让人相信) 随着问题熟悉性和重要性的增加,被动说服的效果会降低。个人与传媒的影响 面对面的人际接触的影响力一般比媒体大沟通两步流程(two-step flow of communication):

从媒体到意见领袖

意见领袖到普通大众

媒体的比力,说服力由强到弱依次是:现场(面对面人际接触)、影像、录音和书面文字。

说服对象

年龄的影响:

生命周期解释:态度随着人们的成长而逐渐改变。

代际隔阂解释:老年人的态度和年轻时基本没什么两样,但当本年轻人的态度不同,代购由此产生。青少年期和成年早期是世界不雅观定型的重要时期。

慎思与说服避免打草惊蛇——如果你不想遭人辩驳,请勿引起对方警觉分心会减少辩驳 不太投入的说服对象会使用外周线索 善于思考的人表示出强烈的认知需求(need for cognition),喜欢节省脑力资源的人则表示出较低的认知需求。

激发人们思考的方法:

使用反问句

使用多个演说者(让多个演说者各自叙述同一个不雅观点)

是人们感到本身有责任传递和评价信息

重复信息

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激发思考可以使有说服力的信息更具有说服力,并且(由于辩驳)使无说服力的信息更令人怀疑。

极端说服

态度依从行为

顺从导致了接纳、登门槛销项

邪教说服的因素

中产阶级的白人青年更容易被说服,因为他们容易轻信他人。他们缺少草根青年的那种“街头智慧”(知道怎么抗拒推销的诱惑),以及上等阶层青年的戒备。

群体效应

心理治疗和邪教以及狂热的自助组织一样,会提供:

支持性、彼此信任的社会关系

专业知识以及希望

独特的理念以及信念,用以解释个体的困难并提出新的视角。

一系列的仪式以及学习经历,以保证一种安静、愉快的新感觉。

抵制邪教说服的方法

加强个人承诺

挑战信念:温和地攻击他们的立场,他们会对此更加坚定。引发辩驳:态度免疫(attitude inoculation)有效的免疫必需激起我们的防御,但又至于摧毁我们的防御系统。

第8章 群体影响

群体:两个或更多的人在较长时间里进行互动,并以某种方式彼此影响,将他们本身视为“我们”。

社会助长作用:他人在场的影响

社会助长作用(social faclilitation)唤醒能够增强任何优势反应的趋势。提高简单任务的作业成绩并且降低困难任务的作业成绩(复杂任务中,优势是错误反应)。他人的影响效应会随着人数的增加而递增。

他人在场引起唤醒的原因

评价顾虑(evaluation apprehension)

分心

纯粹在场

社会懈怠:群体中的个人减少努力

社会懈怠(social loafing):大家会偷懒,有搭便车(free-ride)的诱惑。当任务具有挑战性、吸引人、参与度高的特点时,群体成员的懈怠程度就会减弱。

去个体化:群体中的个体失去自我感

高水平的社会唤醒与责任扩散的结合有可能使人们放弃本身的道德约束或者丧失本身的个体感。匿名性使人们的自我意识减弱,群体意识增强,更容易对情景线索做出回应。自我觉察(self-awareness)和自我约束减弱。

群体极化:群体对我们不雅观点的强化

群体极化:讨论通常可以强化群体成员的遍及倾向

对极化的解释:信息影响 规范影响

社会比力(social comparison)

人众无知(pluralistic ignorance):意识不到其他人会在多大程度上支持社会遍及认同的倾向

群体思维:群体对决策的影响群体思维(groupthink):群体决策中人们为了维护群体和睦而压制异议。容易产生群体思维的情况包罗:

友善的、凝聚力强的群体

对异议的相对排斥

从本身的爱好出发做决策的支配性领导

群体思维的症状表示群体成员高估群体的力量和权利:

无懈可击的错觉。

群体道义毋庸置疑。

还会在想法上变得越来越近:

合理化。群体用集体投票的方式将决策合理化来减少挑战。

对对手的刻板印象。

群体还会受到一致性的压力。

从众压力。

自我审查。

一致同意的错觉。

心理防御。

预防群体思维:

公正。在讨论开始时不要让成员表白本身的立场。

鼓励批评性评价:设置一个“魔鬼代言人”。

将群体分成几个小组,然后再重组在一起表达不同的意见。

欢迎局外的专家和伙伴提出批评。

实施之前,召开“第二次机会”的会议,让大家畅所欲言。

促进群体头脑风暴的方法:

将群体和个体的头脑风暴相结合

让小组成员通过书面互动

结合电子头脑风暴

少数派的影响:个体对群体的影响少数派影响的几大决定因素:一致性、自信和变节。那些坚持本身立场的少数派更具有影响力。如果能引起多数派的变节,少数派的影响最大。

任务型领导(task leadership)——组织工作、设置规范、聚焦于目标的实现。社会型领导(social leadership)——建立团队、调解矛盾、表达支持。转变型领导(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激励他人认同并承诺完成团队工作任务。

第9章 偏见:不喜欢他人偏见的本质与作用

偏见(prejudice):对一个群体及其成员负面的预先判断。负面评价是偏见的标准,它通常源自被称为**刻板印象(steretype)**的负性信念。刻板印象是有关其他群体的信念,可能准确,也可能不准确,或者过度概括,但是它是基于事实核心的。准确的刻板印象甚至是我们所期望的,我们称其为“差异敏感性”或“多元世界中的文化觉知”。

偏见是一种负面态度;歧视(discrimination)是一种负面行为。偏见性的态度不必然会滋生敌意行为,同样,并非所有的压迫都源于偏见。比如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

偏见的社会根源不服等的社会地位滋生了偏见。社会支配性取向(social dominance orientation)的人,倾向于从社会阶层的角度来看待本身。权威人格(authoritarian personality)的个人特别容易出现偏见和刻板印象。(欺上瞒下的)

偏见的动机根源**现实群体冲突理论(realistic group confilct theory)**认为,一旦群体为稀缺资源而竞争,就会出现偏见。

自我不仅包罗个人同一性(我们对本身的个人特性和态度的感受)还包罗社会同一性(social identity)。

社会同一性理论:

我们归类:将人归入各种类别。贴标签。

我们认同:我们将本身与特定的群体[内群体(ingroup)]联系起来,并以此获得自尊。

我们比力:将本身的群体与其他群体[外群体(outgroup)]]进行比力哦,并且偏爱本身的群体。

内群体偏差(ingroup bias)

提供积极的自我概念

滋生偏袒 当我们的内群体占大多数的时候,我们倒不怎么容易想到它。

喜欢内群体是否必然讨厌外群体 我们对内群体成员,持有各种独特的人类情感(喜爱、期望、不放在眼里、愤恨),而我们却不肯不测群体成员身上看到这样的人类情感。“非人化”(infrahumanization)。

恐惧办理(terror management)策略:蔑视那些不竭挑战他们世界不雅观、使他们感到更加焦虑的人。

偏见的认知根源类别化:把人归入不同去群体。刻板印象能提供获得信息与付出努力二者间的一个较好收益率。**外群体同质效应(outgroup homogeneity effect)**认为外群体都是“相似的”,不同于“我们的”群体。我们越熟悉某一社会群体,我们就会看到越多的多样性。人类也是以你最独特的特质和行为来描述你。

针对特定的某一社会群体,已知有限的经验,我们回忆案例,并由此概括出结论。

非典型群体中的某一个人只做出一次不常见的行为,便可以在人们的脑海中形成虚假相关。群体办事偏差(group-serving bias)人们把外群体的失败归结于该群体成员的内在品质有缺陷。

公正世界现象(just-world phenomenon) 人们之所以对社会不公漠不关心,并不是因为他们不关心公正,而是因为他们的眼里看不到不公正。

偏见的后果偏见和刻板印象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尤其是它非常强烈的时候,在判断不了解个体的时候,在就整个群体进行决策的时候。

预先判断引导我们的注意和记忆。

引导我们对事实的解释。

我们注意到那些与刻板印象明显不一致的信息,我们会进行再分类或者再分群。再分群就是划分一个子群。

刻板印象威胁(steretype threat):自我验证的焦虑。会在三个方面起到作用:

压力。

自我监控。担心犯错会影响注意力的集中。

按捺不需要的思维与情绪。

第10章 攻击:伤害他人

攻击的概念:心理学家把攻击行为分为两类:

敌意性攻击(hostile aggression):由愤怒引起,以伤害为目的。

工具性攻击(instrumental aggression):只是把伤害作为达到其他目的的一种手段。

攻击的理论三种主要的理论:

本能。攻击性的能量会在体内不竭积累。

挫折产生了愤怒和敌意,如果存在攻击性的线索,这种愤怒就可能激起攻击。

社会学习理论。通过亲身经历和不雅观察别人的成功,会习得攻击的好处。

攻击的影响因素厌恶事件、唤醒水平、媒体和群体环境。

厌恶事件疼痛、炎热、攻击

唤醒几乎由任何一种来源,甚至包罗身体熬炼或性刺激导致的唤醒,都能被转化成愤怒。一种躯体唤醒状态会引发怎样的情绪,取决于人们对这种唤醒的解释和分类。唤醒的状态只会强化情绪。

攻击线索媒体影响:色情作品和性暴力“强暴谬论” 暴力色情刺激增加了女性的惩罚性行为。

媒体影响:电视和互联网一个儿童看的电视节目中包含的暴力内容越多,那么他的攻击性就会越高。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脱敏作用:看多了就麻木了。社会脚本(social scripts):文化提供的关于如何行为的心理辅导。

媒体影响:电子游戏玩暴力电子游戏确实会增加攻击性行为、攻击性思维和攻击性情绪。

群体影响很多攻击行为是群体发生的。激怒个体的情景同样可能激怒群体。通过分散责任和极化行为,群体情景能够增强攻击反应。

减少攻击行为报复从短期看可以减少张力,甚至提供快乐,但从长期看却能激起更多的负面情绪。与宣泄假设相反,发泄攻击更多地引发攻击的产生,而非减少进一步的攻击。

第11章 吸引与亲密

喜欢他人与爱他人归属需要(need to belong):与他人建立持续而亲密的关系的需要。

导致友谊和吸引的因素接近性(proximity)彼此交往 地理距离不是关键,功能性距离——人们的生活轨迹相交的概率——才是关键。为什么接近性会诱发喜欢:易得性。

对互相交往的预期 仅仅是预期就可以引发喜欢。

曝光效应曝光(mere exposure)都能提高人们对它们的评价。情绪比拟于思维更具有实时性。喜欢与本身相关的事物。

外表吸引力男性比女性更多重视配偶的表面,而女性比男性更重视诚实、幽默感、善良以及可靠。匹配现象(matching phenomenon):人们通常会接近那些在吸引力方面和本身大致匹配(或者对方吸引力高出本身不多)的人。67%的男性和72%的女性报告本身有“超出平均水平”或“非常不错”的长相。真正的吸引力就是“完美的平均”。社会比力会影响我们,焦虑因为我们认识了太多强人。

相似性与互补性相似产生喜欢。不相似导致不喜欢。

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产生一种回馈的情感。生活中一条遍及的规律是:缺点比优点更有影响力。

当个体获得了目标人物的尊重,尤其当这种尊重的获得是逐渐发生的,并且还推翻了目标人物先前的批评之词时,个体就会更加喜欢这个目标人物。“曾经你对我一般般,现在对我有好感”

关系中的奖赏吸引奖赏理论(reward theory of attraction):我们喜欢那些回报我们或与我们得到的回报有关的人。我们还喜欢那些能让我们表情愉悦的人交往。

爱情的种类与要素罗伯特·斯滕伯格(Sternberg, 1998)认为爱情是个三角形。三边(不等长)别离是:激情、亲密和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