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1898年11月24日-1969年11月12日),谱名绍选,表字渭璜,湖南省宁乡县人,中国现当代历史上的重要政治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
刘少奇早年曾领导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五卅运动等工人运动、学生运动,并组建中共中央北方局,扩大中国共产党在华北、华南地区的影响力。皖南事变后,他参与重组新四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刘少奇主持土地改革运动,并曾组织七千人大会、领导中央经济改革,先后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一度被认为是毛泽东的接班人。后来他反对毛泽东的三面红旗总路线,被毛认为会威胁到本身的领导地位。于是在文化大革命将刘少奇解除一切职务,开除出党,其后含冤逝世。1980年,中共为刘少奇全面平反并恢复其一切名誉。
1932年,刘少奇担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16]。1934年1月,中共第六届第五次会议上,刘少奇被选为第一届中共福建省委书记[2]:14。同年10月参加长征,担任红八军团的领导工作,后由于作战失利,红八军团撤销编制,其改任红五军团领导工作[17][2]:14。1935年,刘少奇参加遵义会议,会上是毛泽东的坚定支持者之一。同年10月,刘少奇和谢飞结婚[18],年底到达陕北[2]:14。1936年,刘奔赴天津,担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2]:14,领导薄一波、姚依林、安子文、彭真等在山西、河北、天津、北京的进行抗日运动,并与国民党政界、军方、学生进行接洽[19]。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刘少奇把北方局总部调往山西太原,并与晋系军阀阎锡山进行沟通[2]:15。此外,其执行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提出的“深入敌后、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的方针,领导了开创中共华北敌后抗日按照地的工作。1939年至1940年,刘少奇参与新四军在安徽、湖南、江苏一线安排工作[2]:16。1941年皖南事变后,刘少奇出任新四军政治委员兼中共中央华中局书记,与陈毅等人重建了新四军,扩建了华中抗日按照地[20]。其中首先重建新四军军部,并增建华中党校,以提高共产党对军队的领导能力[21];并组织温和的苏北整风,确定新四军发展标的目的及任务[22]。在刘少奇的组织协调下,新四军也由重建时的9万余人发展到13.5万人[23]。
1938年秋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左起毛泽东、彭德怀、王稼祥、张闻天、朱德、博古、王明、康生、项英、刘少奇、陈云、周恩来
1939年8月,刘少奇在延安机场送周恩来到苏联养病
1939年7月,刘少奇在延安马列学院作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著名演讲[2]:16,对广大党员提出了党性熬炼的要求;1941年7月在中共中央华中局党校作了《论党内斗争》的讲演,提出了开展党内斗争的正确方针。
皖南事变后,他任新四军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华中局书记,和陈毅等一起改变了新四军的困难处境;1942年12月2日,刘少奇返回延安,次年被选为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24][2]:17-18。
在1945年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刘少奇作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报告论述了中国共产党的特点和性质、指导思想、中国革命的特点、群众路线、民主集中制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原则问题。其中对毛泽东思想作了中共历史上的第一次系统论述,将“毛泽东思想”明确写入党章,并提出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一切工作的指导方针”[2]:20-25[25]:334-337[26]。在中共七大选举的领导集体中,刘少奇名列中共五大书记(相当于政治局常委,依次为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27]。同年抗日战争结束,在毛泽东赴重庆同蒋介石进行重庆谈判期间,刘少奇在延安代理中共中央主席职务,提出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25]:372[27],并提出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局势中采取的“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策略[28];同时,他颁发《中共中央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即“五四指示”),共产党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一改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把土地分给农民,实现“耕者有其田”[29]。
邓小平(1904~1997)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
邓小平
1920年留法勤工俭学时
四川广安人。1904年8月22日生。原名邓先圣,学名邓希贤。5岁入学,高小毕业后考入广安县中学。1919年秋考入重庆勤工俭学留法预备学校。1920年夏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6年初到苏联学习。
1927年春回国,被派往西安冯玉祥国民军联军从事政治工作。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改名邓小平,8月7日在武汉参加中共中央紧急会议。年底随中央机关迁往上海。1928~1929年任中共中央秘书长。1929年夏,作为中央代表前往广西领导起义,化名邓斌,同张云逸等于12月和次年2月,先后发动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第八军和左江、右江革命按照地,任红七军、红八军政治委员和前敌委员会书记。1931年夏,到江西中央按照地,先后担任中共瑞金县委书记、会昌中心县委书记、江西省委宣传部长。由于拥护毛泽东的正确路线,被当时党内“左”倾领导者罢免。以后,任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总政治部机关报《红星》报主编。1934年10月随中央红军长征,年底任中共中央秘书长。1935年1月参加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会议确定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后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长、政治部副主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