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路遥》第一集:惊蛰
纪录片《路遥》第二集:谷雨
纪录片《路遥》第三集:芒种
纪录片《路遥》第四集:夏至
纪录片《路遥》第五集:大暑
纪录片《路遥》第六集:霜降
纪录片《路遥》第七集:大寒
纪录片《路遥》第八集:立春
路遥,中国当代作家,生于陕北清涧县一个世代农民家庭,其代表作《平凡的世界》以其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展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该作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1992年11月17日因肝病早逝,年仅42岁。
本文记录路遥:平凡的世界,不服凡的一生。
在新中国文学的天幕上,路遥犹如一颗流星,在短暂写作生涯里,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一道难以磨灭的辉煌。其作品展现出奋斗不息的昂扬斗志曾经感染了无数读者心灵,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走向了本身的人生征程。
路遥的一生经历了许多常人不行思议的郁闷、痛苦和煎熬,以至于他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去完成《平凡的世界》这部长篇小说。让我们走近路遥,一起去感悟他平凡而又悲壮的人生旅程、透视其鲜为人知而又跌荡起伏的内心世界。
01
终生与贫穷为伴
路遥1949年12月3日生于陕北清涧县,原名王卫国。他的家庭是一个人数众多的群体。父母亲是目不识丁的文盲,有五个儿子,三个女儿。父亲用钢铁双肩,挑起了全家十口人的生活重担。为了保留,在路遥七岁时,父亲就决定将这个长子过继给他的哥哥,远在延川县的王玉德。
对于路遥在父母家的生活,他最深刻的印象是饥饿与屈辱。
父亲性格薄弱虚弱,过的是被抛弃的生活。小时候,别人家的孩子把他打一顿,回来后希望得到家里人的支持,但得到的是父亲再打一顿。路遥一直在伯父家度过了他的学生年代。伯父也是农民,没有孩子,家里也很穷,他时常为买不起几分钱一支铅笔而发愁。
当时,路遥衣衫褴褛,裤子破了不敢到别人面前,有人搞恶作剧,专门把他拉到人群里,惹得哄堂大笑。贫困艰难的生活给路遥留下了永生难忘的印象,他幼小的心灵受到极大创伤。
路遥故里清涧县石咀驿镇王家堡村
路遥(右一)和母亲及胞弟合照
伯父和伯母是不想让路遥上学的,他们一心想在土地里培养这个养子,让他在未来接替伯父的班。为了证明本身,他参加了考试,结果从一千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可伯父无力再供他上学,就找来劳动工具,让他砍柴、放羊。
他愤愤地把绳子、锄头扔进沟里,最后通过与家里谈判,勉强给每月25市斤粮票。不够吃,学习完后,他在野地里找乱七八糟的东西吃。
这段饥饿和屈辱的经历对路遥的人生和创作心理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困难的日子里》、《平凡的世界》等都有作者本人的苦难身影和辛酸烙印。我们可以感受到可怕的生活窘境以及少年路遥独特的心理历程。
1973年,路遥作为工农兵学员被保举上大学,因当过红卫兵头头,北京师范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都不敢要他,最后延安大学中文系的领导申沛昌冒着风险拍板,路遥才迈进大学校门。
大学里,路遥的生活是很简朴的。同学白正明说,一身灰的卡服是他的礼服,“老三样”(白、黄、玉米发糕)吃饭后一碗开水冲菜汤是他很喜欢的美味佳肴。
路遥的《人生》在全国获奖了,但他到北京领奖的路费还是四弟王天乐借的。路遥曾与伴侣说过,《平凡的世界》那点稿费,还不够他那几年抽烟的钱。
茅盾文学奖的奖金除了应酬文学界的伴侣,就是还债。王天乐曾经回忆路遥获得茅盾文学奖后的情景:“路遥在电话上告诉我,去领奖还是没有钱,路费是借到了,但到北京得请客,还要买100套《平凡的世界》送人,让我再想一下办法。”这对今天的我们来说是多么的不成思议……
一个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人,没有路费去领奖,更没有钱去买本身写的书!王天乐告诉他今后再不要获什么奖了,如果拿了诺贝尔文学奖,他找不来外汇。路遥只说了一句话:日他妈的文学。
路遥在陕北农村有两个家。四个生身父母和养父母,还有众多兄弟姊妹都需要他帮扶和赡养。何况故乡的人们,远亲近邻,七舅八姑,哪个乡下人遇到难处,能不向这位出了名的作家伸手?在城里还有小家,他极不善精打细算,日子过的真够窘迫。
02
仕途的失败与留恋
路遥七岁离开亲生父母过继给伯父,路遥和家人当然是希望他能够谋得一个公家人的身份,脱离农村进入城镇,进而出人头地、建功立业,博得人们的尊重。但是中国城乡二元经济和社会结构、户籍办理、计划供应等制度在城乡之间构筑起了一道不成逾越的鸿沟。
但时代好像为路遥提供了一条更加快捷、轻松的道路。出于对毛主席的无限崇拜,他满怀激情地投入到那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洪流中,依靠其出众的写作、演讲、组织才能,从一名普普通通的初中生一步一步当上全县红卫兵头头,晋升为“军长”。
大联合后,路遥以群众代表的身份被结合为延川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成为名噪一时的风云人物。
但是“好运”转瞬即逝,在变幻莫测的政治斗争中,路遥跌向了深渊。在政治运动中被罢免了职务,于1969年年底被彻底赶回老家郭家沟村务农。
这个只有十八岁的少年难以承受这种风云突变的打击,他哭了,哭得肝胆欲裂……
路遥是在政治仕途被堵死的情况下才决心从事文学创作的,但是他本人一生都没有放弃政治。
陕西作家贾平凹在《怀念路遥》一文中也曾写到,在延川的一个山头上,他(路遥)指着山下县城说:“当年我穿着件破棉袄,但我在这里翻江倒海过,你信不!”在省作协换届时,票一投完,他给贾平凹说:“好得很,咱要的就是咱俩的票比他们多!”
远村在《路遥二三事》中曾写到:“路遥曾说,每个人都无法回避政治,但政治又不是我们生活的全部,文学与政治从来未分过家。他病情十分严重,几乎看不清东西,还坚持看报、看电视,关心十四大的人事安排,还说等他病好了,要把作协搞好。”这说明,在内心深处,路遥有着对政治仕途的留恋。
03
苦涩的婚恋
在引导他走向文学之路的好友、诗人曹谷溪撮合下,路遥在人生最为辉煌的时刻与北京知青林红展开了他一生中最刻骨铭心的恋情。1970年延川县招工,路遥争取到了一个指标,但是他把这个名额转让给了林红。
生活总有许多说不清的巧合,林红因路遥的“农民身份”而提出断交,爱上了一位支工的解放军下级军官。林红的离开对他有重要影响,路遥一生都没有走出这段恋情所带来的幸福与暗影。
路遥和妻子女儿
仕途失败、初恋受挫,路遥痛不欲生、彻底绝望,不得不回到农村。在大队支书刘俊宽帮手下,当了民办教师,过起物质上穷困和精神上孤独的生活。
他只好用写作来充实本身,因时而在曹谷溪主编的《山花》上颁发诗作最后被借调到县委通讯组。这时,颇具文学才华的另一位北京知青林达走进了他的生活,用爱安抚了他的创伤。
路遥考上延安大学后,大多经济来源是靠林达帮助的,正是因为有了林达,路遥在延安大学能够安心读书和进行文学创作。
路遥离开延安大学后担任文学期刊《延河》编纂,到西安工作。后来林达也分配到西安电影制片厂。他俩1978年1月结婚,1979年生下了他们的女儿路远。
遗憾的是,婚后生活并没有起初想象的那般甜蜜。他没有享受到夫妻之间真正的恩爱,或者说这种恩爱的时间十分短促。作为“农民的儿子”的路遥希望妻子是一位能体贴入微,对本身学习、工作,都能够有所帮手的妻子。在潜意识里,也许只有《人生》中的“刘巧珍”才是他最好的“媳妇”,但林达是一个具有“小资”情调和独立意识、事业心极强的现代知识女性。
让她放弃事业心甘情愿地去做一个家庭妇女,那是万万不成能的。而半夜写作、通宵达旦,早晨从中午开始,尤喜独处而又时常“封闭”自我的路遥让林达难以适应、无法容忍。
路遥女儿路远在延安大学
1980年秋末冬初,回到延安的路遥向本身的好伴侣、陕西作家高建群诉说本身的不幸。他在延安呆了三天,为了安慰路遥,高建群在宾馆里陪他住了三天。
之后为他写了一首诗,诗中有这样句子:“自然,我们的生活无限美好,歌声总是多于忧愁。但是,谁能保证说,我们没有被命运嘲弄的时候。有一天早晨一觉醒来,生活突然出现了怪诞的节奏,你的妻子跟着别人走了,一瞬间你是多么孤独!”以后的几年中,林达多时提出离婚,路遥因《人生》小说与电影轰动全国,他怕给本身造成负面影响,更怕给本身亲爱的女儿带来很大的伤害而一直是一拖再拖。
在写作《平凡的世界》过程中,路遥四弟王天乐也是想让他先离婚,不要维持阿谁有名无实的家庭了。不如找一个陕北女孩,不识字最好,专门做饭,照顾他的生活。结果还是因为他女儿的问题,又一次放弃了保养身体的机会,继续过着“二个蒸馍,一根大葱”,饥一顿、饱一顿的无规律生活。
04
内心世界的孤独与无奈
路遥卑微的出身、少年苦难屈辱的暗影注定要产生一种无法适应周围环境的自卑,他性格孤僻,不肯接触社会。
从表面上看,是傲岸的路遥,风光的路遥。他也说过一些大气磅礴的话,使人感觉到他生命中的每个细胞都充满了“天降大任于斯人”的激动。
他对国内一些当红作品很少有溢美之言,对全国的作家,他看上眼的也没几个人。在文学界,他基本上没有什么伴侣,也可能因为他太实在、不善于应酬。他看不见尘世种种,眼睛只盯着本身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他自觉不自觉地伤害着亲人,伤害着伴侣,伤害着同事,他陷入了思想者特有的孤独。
图为路遥为创作《平凡的世界》深入矿区体验生活
他把本身沉浸在文学创作的忘我之中,塑造了一个个寄托个人诉求的硬汉形象,掩盖着其内心的悲愤与无奈。他想通过自我奋斗,摈除那些蛰伏内心浓烈如斯的自卑情绪。不管上天怎样冷酷无情,他都要认真耕耘这片生活的土地!
05
文学殿堂的艰难跋涉
无庸讳言,路遥从事创作的动机也有很强的功利性,他试图用文学打拼出一条人生新道路。在好友曹谷溪帮手下,路遥凭借创作才能在延川县站稳了脚步。1972年8月2日《陕西日报》报道:“城关公社刘家圪崂大队创作员路遥同志,一年间创作诗歌五十余首,其中六表在报刊上”。
正是由于路遥创作上的突出表示,在一些人的质疑声中,他进入了延安大学中文系,从此彻底改变了他的农民身份,真正进入了城市。1976年8月,经陕西省作家协会争取,路遥被分配到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办的文学刊物《延河》做编纂工作。这对于路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他获得了从事文学创作的必要条件,文学也成了他今后必走的人生之路。
路遥一直在追求着本身的人生梦想,可他的文学之路并不服坦。
他逆风而动,以超常的勇气与远见卓识,写出一篇声讨文化大革命的六万字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
他寄给了在全国的各大型刊物,可都给退回来了。后来,《当代》慧眼识珠,尤其是得到老作家秦兆阳的欣赏,才得以在这个杂志上颁发并获全国第一届中篇小说奖。《惊心动魄的一幕》的获奖,增添了他前所未有的自信,这部作品奠定了他向更高目标攀登的基石。
1981年6月,不到三十二岁的路遥,以顽强的毅力,用了二十一个昼夜,创作完成了十三万字的中篇小说《人生》。他本身认为可以开创一个时代的作品,写出来后先后寄给几家刊物,可还是被退稿。但他坚信并预言:要么巨大的成功,要么彻底失败。结果《人生》果然让路遥一举成名。
《人生》对于路遥的创作生涯来说,是属于里程碑式的作品,也奠定了他在陕西文学界的地位。
贾平凹曾在路遥逝世十五周年时作祭文评述路遥:“他是一个优秀的作家,他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他是一个气势磅礴的人。但他是夸父,倒在干渴的路上。”是的,路遥以他苦难挣扎的一生,在广袤的陕北高原上谱写了一曲浓烈而沧婉的信天游。
《平凡的世界》这座辉煌艺术大厦,路遥建造的并不轻松。第一部全部完稿了,过去颁发过他的作品的一些刊物,把这部作品看过后,纷纷都给他退稿了,辗转了几个编纂部,最后由谢望新主编的广东《花城》杂志表示愿意颁发。
《平凡的世界》(第一部)问世之后,路遥没有博得掌声与喝彩,相反却遭遇文学评论人士的当头棒喝。
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白描是路遥的挚友,据他回忆:“1986年的冬季,我陪路遥赶到北京,参加《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的研讨会。研讨会上,绝大多数评论人士都对作品表示了失望,认为这是一部失败的长篇小说。”很多评论家认为《平凡的世界》相较《人生》而言,是个很大的倒退。
在当时中国文学运动中陷入孤立境地的路遥,对此还是有充分的精神准备。因为他坚信,孤立有时候不会让人变得薄弱虚弱,甚至可以让人在精神上变的更坚强!
路遥说,他已经考虑好了,他要用生命去结束《平凡的世界》。是啊,他不想让本身的文学梦想同肖洛霍夫、柳青一样因生命突然终止而成为残破的遗憾。六年的文学远征,流血、流汗。《平凡的世界》终于在他顽强毅力支撑下圆满完成,并一举夺得中国最高文学奖“茅盾文学奖”。
这曾经被认为是一部具有内在魄力,具有博大恢宏“史诗般品格”的现实主义力作,应该说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收获。
06
路遥故去
1992年11月17日上午8时20分,年仅42岁的路遥因肝硬化,消化道出血医治无效,走完了他平凡而又悲壮的人生旅程。
他的内心的苦衷难以忍受。唯一能够释放的渠道和寄托只能是文学创作,可艰难跋涉的文学之路也是充满荆棘。但他清醒的意识到,作家的劳动绝不仅是为了取悦于当代,而更重要的是给历史一个深厚的交待。
他深信,历史会给他一个公正的评价。因为他认为一个没有丧失普通劳动者感觉的人,必然会把握社会历史进程的主流、创造出真正有价值的艺术品!
因此,他要以生命为代价,以血为墨著华章,为我们弹拨一曲生命绝唱--《平凡的世界》!
无论中国当代文学史学界表示出怎样的冷漠,我们都不会忘记路遥。苦难的人生旅程,诠释了他“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的人生真谛。
The most popular cour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