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世说新语》研读或《世说新语》与魏晋文化等
英文名称:通常可译为 “Studies on New Account of Tales of the World” 或者 “New Account of Tales of the World and Wei-Jin Culture” 等
课程性质:一般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也可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类公共选修课,面向对中国古代文化、文学感兴趣的学生。
学分 / 学时:一般为 2 - 3 学分,对应 32 - 48 学时。
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让学生深入了解《世说新语》的成书背景、作者生平、版本流变等基本情况。
掌握《世说新语》的主要内容、篇章结构和文学体例,熟悉其中的经典故事和人物形象。
使学生了解魏晋时期的社会风貌、政治格局、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特点,理解《世说新语》所反映的时代精神。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水平,能够准确解读《世说新语》的文辞义理。
锻炼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分析人物性格、社会现象,总结魏晋时期的文化特征和价值观念。
通过对《世说新语》的学习,提升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借鉴其简洁生动的叙事手法和精妙的语言艺术。
素养目标
帮助学生感受魏晋名士的风度和精神世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
引导学生从《世说新语》中汲取智慧和启示,思考人生价值和社会现象,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化传承意识。
课程内容
《世说新语》概论
介绍《世说新语》的作者刘义庆及其创作团队,了解其编撰目的和成书过程。
梳理《世说新语》的版本流传情况,如宋本、明本等重要版本的特点和差异。
《世说新语》的内容与分类
详细解读《世说新语》的三十六门,如 “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 等,分析每一门类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内涵。
选取各门类中的经典故事进行深入剖析,探讨故事所反映的人物品质、社会风尚和文化现象。
魏晋社会与文化
研究魏晋时期的政治局势,包括门阀制度、朝代更迭等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探讨魏晋时期的思想文化潮流,如玄学、佛教的兴起与发展,分析其与《世说新语》中人物思想和行为的关系。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时期的社会生活,如士族的生活方式、人际交往、艺术审美等方面的特点。
《世说新语》的文学价值
分析《世说新语》的文学特色,如简洁隽永的语言风格、生动传神的人物描写、巧妙的叙事手法等。
探讨《世说新语》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如对笔记小说、小品文、戏曲、小说等文学形式的启发和借鉴。
《世说新语》与名士风度
解读魏晋名士的形象和精神特质,如嵇康、阮籍、王羲之等名士的言行举止、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
分析 “魏晋风度” 的内涵和形成原因,探讨其在《世说新语》中的具体表现和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