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高中物理必修三零基础系统课
  • 分类:高二课程
  • 观看人数:加载中...
  • 时间:2025-01-24 16:40

课程内容与安排
第一章:静电场(约 10 课时)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1 课时)
知识讲解:介绍电荷的概念,包括正电荷和负电荷,讲解摩擦起电、感应起电和接触起电的本质是电荷的转移,阐述电荷守恒定律。
实例分析:通过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如冬天脱毛衣产生的电火花,帮助学生理解电荷的产生和转移。
库仑定律(2 课时)
理论推导:从实验入手,引导学生探究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规律,得出库仑定律的表达式,并讲解各物理量的含义和适用条件。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的例题,让学生掌握运用库仑定律计算电荷间作用力的方法,分析多个电荷的平衡问题。
电场强度(2 课时)
概念引入:通过类比的方法,引入电场的概念,讲解电场强度的定义,强调电场强度是描述电场力性质的物理量,与试探电荷无关。
场强计算:介绍点电荷电场强度的计算公式,以及电场强度的叠加原理,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电场强度的计算和方向判断。
电势能和电势(2 课时)
势能分析:从电场力做功的特点出发,引入电势能的概念,讲解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
电势讲解:介绍电势的定义,以及等势面的概念和特点,通过等势面和电场线的分布,让学生理解电势的高低和变化规律。
电势差(1 课时)
定义推导:根据电势的概念,推导电势差的定义,讲解电势差与电场力做功的关系。
应用实例:通过具体的电路和电场问题,让学生掌握运用电势差计算电场力做功和电势的方法。
电场中的导体(1 课时)
静电平衡:讲解导体在电场中的静电感应现象,分析导体达到静电平衡的条件和特点,即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导体是等势体,表面是等势面。
电荷分布:讨论导体表面电荷的分布情况,以及静电屏蔽的原理和应用。
电容器与电容(1 课时)
电容定义:介绍电容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讲解电容的定义,以及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计算公式。
动态分析: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分析电容器动态变化问题的方法,如改变极板间距、正对面积或插入电介质时,电容、电荷量、电压、电场强度等物理量的变化情况。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1 课时)
加速问题:讲解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和偏转问题,对于加速问题,运用动能定理进行分析。
偏转问题:对于偏转问题,将其看作类平抛运动,运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进行求解,通过具体的例题让学生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恒定电流(约 10 课时)
电源和电流(1 课时)
电源作用:介绍电源的作用是提供持续的电压,维持电路中的电流,讲解电流的形成原因和定义式。
微观解释:从微观角度解释电流的形成,推导电流的微观表达式,让学生理解电流与微观粒子运动的关系。
电动势(1 课时)
概念引入:通过对比不同电源的特性,引入电动势的概念,讲解电动势的物理意义是反映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以及电动势与电压的区别。
能量分析:分析电源内部非静电力做功与能量转化的关系,加深学生对电动势概念的理解。
欧姆定律(2 课时)
实验探究:通过实验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得出欧姆定律,并讲解其适用条件。
伏安特性曲线:介绍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通过分析曲线的斜率和形状,判断导体的电阻特性,如线性电阻和非线性电阻。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2 课时)
规律推导:推导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的规律,如串联电路中,,;并联电路中,,。
电路分析:通过具体的电路实例,让学生掌握运用串联和并联电路规律分析电路的方法,如计算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判断电表的示数变化等。
焦耳定律(1 课时)
定律内容:讲解焦耳定律的内容,以及电功和电热的关系,对于纯电阻电路,对于非纯电阻电路。
实际应用: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焦耳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电热器的工作原理和功率计算。
电阻定律(1 课时)
实验探究:通过实验探究导体的电阻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得出电阻定律,讲解电阻率的概念和物理意义。
应用实例:通过具体的例题,让学生掌握运用电阻定律计算导体电阻的方法,以及分析电阻率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2 课时)
定律推导:从能量守恒的角度推导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讲解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动态分析:通过分析闭合电路中的动态变化问题,如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时,电路中电流、电压和功率的变化情况,让学生掌握运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电路的方法。
多用电表的原理(1 课时)
电表构造:介绍多用电表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包括表头、欧姆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使用方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多用电表的使用方法,如测量电阻、电压和电流,以及进行欧姆调零等操作。
第三章:磁场(约 10 课时)
磁现象和磁场(1 课时)
磁现象介绍:介绍磁现象的发展历程和基本概念,如磁性、磁极、磁场等,讲解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和磁场的基本性质。
地磁场:介绍地磁场的特点和分布情况,让学生了解地磁场对生活和科技的影响。
磁感应强度(2 课时)
概念引入:通过实验探究,引入磁感应强度的概念,讲解磁感应强度的定义,以及其物理意义和单位。
方向判断:介绍磁感应强度的方向规定,即小磁针北极所受磁场力的方向,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磁感应强度方向的判断方法。
几种常见的磁场(2 课时)
磁感线:介绍磁感线的概念和特点,通过绘制条形磁铁、蹄形磁铁、通电直导线、环形电流和通电螺线管的磁感线,让学生了解不同磁场的分布情况。
安培定则:讲解安培定则的内容和应用,通过安培定则判断电流的磁场方向,以及根据磁场方向判断电流的方向。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2 课时)
安培力大小:讲解安培力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其中为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的夹角,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安培力大小的计算方法。
方向判断:介绍左手定则的内容和应用,通过左手定则判断安培力的方向,分析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平衡和运动问题。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2 课时)
洛伦兹力推导:从安培力的微观本质出发,推导洛伦兹力的公式,讲解洛伦兹力的特点,即洛伦兹力始终与电荷的运动方向垂直,不做功。
方向判断:介绍左手定则在判断洛伦兹力方向上的应用,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情况分析,如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和周期公式,。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1 课时)
圆周运动分析:通过具体的例题,让学生掌握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分析方法,包括确定圆心、半径和运动时间等。
综合问题:讲解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的运动问题,以及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组合场中的运动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部分(约 6 课时)
探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2 课时)
实验原理讲解:详细讲解实验的原理,即通过改变平行板电容器的极板间距、正对面积和插入电介质等因素,观察电容的变化情况。
实验操作指导: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包括仪器的连接、数据的测量和记录,以及实验误差的分析和处理。
测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2 课时)
实验设计: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如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等,讲解实验的注意事项。
数据处理和分析:指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绘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分析曲线的特点和意义。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2 课时)
实验原理和方法:讲解实验的原理,即根据电阻定律,通过测量金属丝的电阻、长度和横截面积来计算电阻率,介绍测量电阻的方法,如伏安法、欧姆表法等。
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测量金属丝的相关物理量,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计算,得出金属的电阻率,并分析实验误差。

课程目录:

系统课讲义介绍
1.电荷量、元电荷、电荷守恒(基础课)
2.起电与验电器(基础课)
3.库仑定律(基础课)
4.库仑力平衡问题(题型技巧课)
5.三点电荷平衡问题(题型技巧课)
6.电摆问题(题型技巧课)
7.电场和电场强度(基础课)
8.点电荷电场和场强叠加(基础课)
9.挖补法求解场强叠加(题型技巧课)
10.电场线与匀强电场(基础课)
11.匀强场中的动力学分析(题型技巧课)
12.电场力做功(基础课)
13.电势能与功能关系(基础课)
14.电势(基础课)
15.电势差与等势面(基础课)
16.电场所有概念融汇贯通(基础课)
17.列表法解等差等势面问题(题型技巧课)
18.静电平衡与等势体(基础课)
19.电场功能势综合问题(题型技巧课)
20.场强、电势综合问题(题型技巧课)
21.电势差与场强的关系(基础课)
22.三点法求场强(题型技巧课)
23.正交法求场强(题型技巧课)
24.电场线综合问题(题型技巧课)
25.等势面综合问题(题型技巧课)
26.电场线+轨迹问题(题型技巧课)
27.等势面+轨迹问题(题型技巧课)
28.等量异种电荷电场分析(题型技巧课)
29.等量同种电荷电场分析(题型技巧课)
30.电容器(基础课)
31.电容器动态分析-基础篇(题型技巧课)
32.电容器动态分析-进阶篇(题型技巧课)
33.带电粒子在匀强场中的运动(基础课)
34.示波器(题型技巧课)
35.示波器图像问题(题型技巧课)
36.带电粒子在周期场中的运动(题型技巧课)
37.电场+重力场+上抛(题型技巧课)
38.电场+重力场+竖直圆(题型技巧课)
39.φ-x图像(题型技巧课)
40.E-x图像(题型技巧课)
41.电流(基础课)
42.电流微观表达式(题型技巧课)
43.电阻(基础课)
44.电阻定律(基础课)
45.电源与电动势(基础课)
46.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基础篇(基础课)
47.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进阶篇(基础课)
48.路端电压-电流关系图像(基础课)
49.含电容器的电路分析(题型技巧课)
50.电路动态分析(题型技巧课)
51.串并联电路电功率计算(题型技巧课)
52.电动机(基础课)
53.电源的功率与效率(基础课)
54.最大功率问题(题型技巧课)
55.常见仪器读数总结(基础课)
56.内外接选择(基础课)
57.分压限流选择(基础课)
58.电表量程选择与实物图连接(基础课)
59.电表改装与校准(基础课)
60.多用电表-欧姆表原理(基础课)
61.多用电表-步骤和读数(基础课)
62.伏安法测电阻率(基础课)
63.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线-上(基础课)
64.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线-下(基础课)
65.伏安法测电源电动势及内阻(基础课)
66.磁场、磁感线(基础课)
67.安培定则(基础课)
68.磁感应强度和安培力(基础课)
69.左手定则(基础课)
70.安培力的计算-基础篇(基础课)
71.安培力的计算-进阶篇(基础课)
72.磁场叠加问题(题型技巧课)
73.环形电流问题(题型技巧课)
74.洛伦兹力(基础课)
75.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基础课)
76.磁场轨迹问题-基础篇(基础课)
77.磁场轨迹问题-进阶篇(基础课)
78.弦长公式(题型技巧课)
79.磁场临界问题-放缩圆(题型技巧课)
80.磁场临界问题-旋转圆(题型技巧课)
81.圆形磁场最小面积问题(题型技巧课)
82.叠加场中的直线和圆周运动(基础课)
83.速度选择器、磁流体发电机和电磁流量计(题型技巧课)
84.霍尔效应(题型技巧课)
85.质谱仪(题型技巧课)
86.回旋加速器(题型技巧课)
87.类平抛电场+磁场(题型技巧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