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第一编 民法总则 第一章 民事法律关系 第一节:民法内容 第二节:民法适用的结果:民事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或者消灭
02.第一章 民事法律关系 第三节:民事法律关系的类型 第四节: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 第五节: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形成权(一)
03.第一章 民事法律关系 第五节: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形成权(二)
04.第一章 民事法律关系 第六节:债权平等性的两个重要意外 第七节:禁止权利滥用规则 第八节:《民法典》总则编的任务与内容
05.第二章 自然人 第一节: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第二节: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06.第二章 自然人 第三节:监护
07.第二章 自然人 第四节:宣告失踪与宣告死亡
08.第三章 法人 第一节:法人的概念与特征 第二节:法人的人格否认
09.第三章 法人 第三节:法定代表人、其他成员实施行为所生法律效果“归属于”法人承受的“归属规范”(规范依据)
10.第三章 法人 第四节:公司对外担保
11.第四章 民事法律行为 第一节:意思表示理论(一)
12.第四章 民事法律行为 第一节:意思表示理论(二)
13.第四章 民事法律行为 第一节:意思表示理论(三)
14.第四章 民事法律行为 第一节:意思表示理论(四) 第二节:法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 第三节:法定批准生效合同中的报批条款独立生效规则
15.第四章 民事法律行为 第四节:有意不真实的法律行为
16.第四章 民事法律行为 第五节:可撤销的法律行为(一)
17.第四章 民事法律行为 第五节:可撤销的法律行为(二)
18.第四章 民事法律行为 第五节:可撤销的法律行为(三)
19.第四章 民事法律行为 第六节:效力待定的法律行为(一)
20.第四章 民事法律行为 第六节:效力待定的法律行为(二)
21.第四章 民事法律行为 第七节:无效的法律行为(一)
22.钟秀勇讲民法客观精讲第二十二讲
23.第五章 代理 第一节:认识作为“归属规范”的代理制度与代表制度时应当注意的一个问题 第二节:代理的概念、类型与特征
24.第五章 代理 第三节:代理权的产生与消灭 第四节:代理权的滥用 第五节:表见代理 第六节:冒名实施法律行为与冒名诉讼
25.第六章 诉讼时效 第一节:诉讼时效的客体(适用对象) 第二节:诉讼时效期间的类型及起算 第三节:诉讼时效期间经过的法律效果
26.第六章 诉讼时效 第四节:诉讼时效制度的性质 第五节:诉讼时效的中断 第六节:诉讼时效的中止
27.第二编 物权法 第一章 占有 第一节:占有的概念与特点 第二节:占有的要素 第三节:占有的分类(一)
28.第二编 物权法 第一章 占有 第三节:占有的分类(二)
29.第二编 物权法 第一章 占有 第四节:无权占有人与权利人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30.第二编 物权法 第一章 占有 第五节:占有保护请求权
31.第二章 物与物权 第一节:物的几个重要分类
32.第二章 物与物权 第二节:物权对物权的优先效力
33.第二章 物与物权 第三节:物权请求权
34.第二章 物与物权 第四节:物权法定原则
35.第三章 物权变动 第一节:物权变动概述 第二节:基于法律行为物权变动的区分原则 第三节:基于法律行为的不动产物权变动规则
36.第三章 物权变动 第四节:基于法律行为的动产物权变动(一)
37.第三章 物权变动 第四节:基于法律行为的动产物权变动(二)第五节:非基于法律行为物权变动的物权变动规则 第六节:添附(附合、混合、加工)、先占
38.第三章 物权变动 第七节:异议登记与预告登记
39.第四章 所有权 第一节: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40.第四章 所有权 第二节:共有
41.第五章 善意取得与拾得遗失物 第一节:善意取得(一)
42.第五章 善意取得与拾得遗失物 第一节:善意取得(二) 第二节:拾得遗失物
43.第六章 居住权 第七章 地役权
44.第八章 担保物权的一般规则 第一节:担保物权的特征(一)
45.第八章 担保物权的一般规则 第一节:担保物权的特征(二) 第二节:债务承担与第三担保人担保责任的存续
46.第八章 担保物权的一般规则 第三节:流质条款(流押条款)的效力 第四节:共同担保(一)
47.第八章 担保物权的一般规则 第四节:共同担保(二) 第五节:担保物权的消灭
48.第九章 抵押权 第一节:不动产抵押权的设立——第四节:不动产抵押中的“房地一体主义
49.第九章 抵押权 第五节:抵押权人对租赁财产行使抵押权与买卖不破租赁 第六节:抵押财产的转让规则 第七节:抵押权人的保全请求权
50.第九章 抵押权 第八节:担保物权的存续与被担保债权的诉讼时效期间 第九节:动产浮动抵押权 第十节:最高额抵押权(一)
51.第九章 抵押权 第十节:最高额抵押权(二)
52.第十章 质权与留置权 第一节:动产质权 第二节:转质 第三节:动产流动质押
53.第十章 质权与留置权 第四节:权利质权
54.第十章 质权与留置权 第五节:留置权
55.第十一章 非典型担保物权
56.第三编 债法总论 第一章 债法概述 第一节:债的概念与债的发生原因 第二节:多数债务人
57.第三编 债法总论 第一章 债法概述 第三节:债的移转(一)
58.第三编 债法总论 第一章 债法概述 第三节:债的移转(二)
59.第三编 债法总论 第一章 债法概述 第四节:债的消灭(终止)(一)
60.第三编 债法总论 第一章 债法概述 第四节:债的消灭(终止)(二)
61.第二章 无因管理
62.第三章 不当得利 第一节: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 第二节:不当得利的排除情形
63.第三章 不当得利 第三节:不当得利之债的内容
64.第四章 保证 第一节:保证的概念与特征 第二节:保证方式
65.第四章 保证 第三节:保证期间
66.第四章 保证 第四节: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期间 第五节:保证人对债权人的抗辩 第六节:保证人对债权人的追偿权
67.第五章 定金
68.第四编 合同法 第一章 合同概述 第一节:合同与《民法典》合同编 第二节:合同的分类 第三节:预约
69.第四编 合同法 第一章 合同概述 第四节:合同相对性规则及其例外
70.第二章 合同的成立 第一节:订立合同的方式 第二节:要约规则
71.第二章 合同的成立 第三节:承诺规则 第四节:合同成立的时间与地点
72.第二章 合同的成立 第五节:“合同的主要条款”与“合同的成立”
73.第二章 合同的成立 第六节:格式条款的特别规制 第七节:缔约过失责任
74.第三章 合同的履行 第一节:合同履行的原则 第二节:合同履行的规则 第三节:履行的内容 第四节:双务合同的履行抗辩权
75.第三章 合同的履行 第五节:清偿的抵充
76.第四章 代位权与债权人撤销权 第一节:代位权
77.第四章 代位权与债权人撤销权 第二节:债权人撤销权
78.第五章 合同的终止 第一节:合同的解除
79.第五章 合同的终止 第二节:情事变更
80.第六章 违约责任 第一节: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第四节:实际履行
81.第六章 违约责任 第五节:违约损害赔偿
82.第六章 违约责任 第六节:违约金 第七节:减价请求权 第八节:受领迟延的违约责任 第九节:加害给付
83.第七章 买卖合同 第一节:保留所有权买卖 第二节:特种买卖
84.第七章 买卖合同 第三节:买卖合同的风险负担
85.第八章 赠与合同 第九章 借款合同
86.第十章 租赁合同 第一节:租赁合同的概念与特征——第六节:房租承租人的优先承租权
87.第十章 租赁合同 第七节:转租——第十节:房屋租赁合同终止时装饰装修物的处理规则
88.第十一章 融资租赁合同
89.第十二章 保理合同
90.第十三章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91.第十四章 物业服务合同
92.第五编 人格权法 第一章 人格权法的一般规则 第一节:人格权的概念、范围、性质与特征 第二节:一般人格权 第三节:人格权请求权
93.第一章 人格权法的一般规则 第四节:精神损害赔偿 第五节:死者人格利益的保护
94.第二章 具体人格权 第一节 生命权——第九节 隐私权
95. 第二章 具体人格权 第十节:个人信息
96.第六编 婚姻法 第一章 结婚与离婚
97.第二章 夫妻财产关系
98.第七编 继承法 第一节:继承开始的时间——第四节:继承权、受遗赠权的放弃
99.第七编 继承法 第五节:继承方式 (遗产分割顺序) 第六节:遗赠抚养协议 第七节:遗嘱继承
100.第七编 继承法 第八节:法定继承 第九节:代位继承 第十节:转继承 第十一节:继承人以外的人酌情分得遗产权
101.第八编 侵权责任法 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一节:侵权责任的规则原则概述 第二节:过错侵权责任 第三节:无过错侵权责任
102.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四节:公平责任
103.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五节: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的进一步说明与展开(一)
104.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五节: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的进一步说明与展开(二)
105.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六节:侵权责任的免责事由 第七节:共同侵权与分别侵权
106.第二章 具体侵权行为 第一节:用人者责任 第二节:承揽人致人损害的责任与承揽人遭受损害的责任 第三节: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责任
107.第二章 具体侵权行为 第四节:无、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致人损害的责任与遭受人身损害时的教育机构责任
108.第二章 具体侵权行为 第五节:产品责任 第六节: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
109.第二章 具体侵权行为 第七节:医疗损害责任 第八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
110.第二章 具体侵权行为 第九节:饲养动物损害责任 第十节:建筑物和物件致人损害的责任
The most popular courses